又到了一个上鸡苗的高峰期,近期接到不少养殖户打来的电话,蛋鸡、肉鸡养殖的都有,普遍出现的情况都是腺肌胃炎这个问题,为此三叶技术老师也走访了许多养殖户朋友,发现现阶段腺肌胃炎依旧频繁的发生。而且在许多养殖户朋友第一印象当中此病是在夏季高温高湿时发病率最高的,可为什么进入秋冬季节腺肌胃炎还是频繁发生呢。有的养殖大肉跟的朋友们则会发现每批鸡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腺肌胃炎问题,而且大多数养殖户朋友们都普遍出现问题之后多个疗程用药不见效果,过料问题依旧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养殖成本大大增加。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腺肌胃炎是如何出现的又应该如何根据病情给它针对性治疗。
一般出现腺肌胃炎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鸡苗、饲料、免疫程序、饲养管理)进行深入了解
鸡苗质量
我们发现许多鸡苗一到场就出现采食不积极,采食量偏低现象。即使采食量正常的鸡群,我们在剖检中也会发现肌胃角质层增厚,偶有裂纹或者是腺胃轻微肿胀等现象的存在。
饲料品质
饲料中含量过高的生物胺以及霉菌毒素对胃黏膜和肌胃角质层的毒害作用。饲料在存放过程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和氧化,造成鸡摄取量的降低,可加重病情的发展。
免疫程序
疫苗的接种,可造短时间成机体抗病能力的下降,诱发腺肌胃炎的发生。如网状内皮增生症、传染性贫血、马立克氏病等。同时,鸡群在感冒、新城疫、大肠杆菌感染的时候,也会引起鸡群腺肌胃炎的发生。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中的温差对鸡群的刺激,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再有就是饲养密度过大,分群不及时,同时存在于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高温高湿、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三者同时存在时,鸡群症状会加重。
判断腺肌胃炎的存在
最早的刚进雏即发病,剖检肌胃角质层龟裂出血。因7日龄免疫的应激非常大,大多数鸡群都在7日龄免疫后发病。有些重污染区域15日龄之前出现严重的料粪,甚至鱼肠子粪。
料几天不增甚至下降,一般来说,肉鸡每天的采食量是每天递增的,不会出现停滞或下降。
鸡群首先有一个兴奋期,乱叫,乱跑,随着肠粘膜的脱落;鸡群转入抑郁期:缩脖呆立,嗜睡,和大肠杆菌的表现一样。但是腺胃炎的鸡当用手去抓它时,会很快跑掉,这种鸡往往出现严重的白爪。
鸡群在发病三天后即可从眼观上看出鸡群均匀度变差,参差不齐,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严重者呈“祖孙三代”
出现严重的球虫粪便,这时候腺胃肌胃的功能已经很弱,未经肌胃研磨完全的饲料直接进入肠道,导致肠粘膜脱落,严重的小肠几乎变成透明状。
解剖上来看,腺胃肿大,腺胃粘膜消失,消化液稀薄如水,肌胃鸡内金增厚、糜烂、龟裂。
腺肌胃炎的防治
腺肌胃炎高效治疗方案:新流清(新锐)+胃美舒+美净,新流清(新锐):全面清除机体毒素;胃美舒:一药两治,三消三止;美净:解霉护肝;无抗高效,快速治疗不复发。
真实案例:新乡韩老板
规模:一万肉杂鸡
大群表现症状:
精神萎顿、羽毛松散、离群独处、饮食欲明显衰减,小鸡增加,下痢或腹泻,所排粪便颜色异常且带未消化玉米和豆粕,可见“条状”粪便。剖解变化:腺胃、肌胃不同程度水肿,外观色泽异常,腺胃内壁表面附着灰白色网格状疹斑;腺胃壁增厚、切面外翻多汁,指压流出浆液性液体,上皮黏膜组织肿胀变厚、乳头水肿、出血、溃疡,部分乳头融合不成形;肌胃内壁角化层(鸡内金)糜烂、易剥离、黄绿色或黑色取代金黄色,酸臭味;病程较长者肌胃、胸腺、脾脏及法氏囊有时出现萎缩现象。
用药方案:
昨天用新流清+胃美舒
回访情况:
三天后回访,养殖户很高兴的给他说:这家的药好使,我还以为这圈要完了,很感谢你和三叶的药!(案例分享来自卫辉的杨老师,感谢杨老师的分享)。
胃美舒健脾消食、止血消肿、袪腐生肌:
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胃蛋白酶、胆汁酸粉、木香、苦参、斑蝥酸粉等
:
1、健胃消肿,修复溃疡。
2、清除饲料入胃的霉菌;
3、激活胃蛋白酶,加强消化机能;
4、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
改善腺肌胃炎引起的肠炎,腹泻,水样粪便,黄色稀便等。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缩头垂尾、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生长迟缓,增重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
:每g兑-斤水.集中饮水。
:20袋/桶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