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4500万亩

油菜陆续进入抽薹期,春季雨水较多,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萌发和孢子的扩散,而受冻的油菜抗性下降,更容易发生菌核病。根据年全国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今年油菜菌核病在西南、长江中游和江南秋播油菜种植区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万亩。从田间调查看,油菜菌核病已开始发生,尤其是直播油菜长势浓密的田块,病株率在2%-5%,注意在关键时期用药防治。

图1油菜开花期

1、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往年偏重发生的地区存在充足的菌源,以菌核的形式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这是菌核病大面积发生的初侵染源;有的油菜品种易感菌核病,受冻、受渍害的油菜抗病能力下降,增加了病菌侵染和发病的概率;油菜开花期的温度回升,加之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

油菜菌核病常从叶片蔓延至叶柄和茎秆,叶片、茎秆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湿度大时茎秆软腐,表面生有白色絮状霉层,见图2。

图2

茎秆受害后期髓部被蚀空,剥开可在茎内看到黑色鼠粪状菌核,见图3。

图3

在油菜花期不注重防治的田块,油菜角果发病后会出现水渍状褐色或灰白色病斑,油菜籽瘪廋,减产严重,见图4。

图4

2、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要点

油菜菌核病防治时期:一般在油菜初花期(主茎开花株率80%以上)及盛花期施药,初花期这次药是必须打的,盛花期则要看天气、品种及菌核病发生轻重情况,易感病品种、发生重的田块需要再施药防治1次。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指标为叶病株率达5%、茎病株率0.5%,实际防治中可作为参考指标,于初花期进行统防统治。

图5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

防治药剂与用量: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啶酰菌胺、氟唑菌酰羟胺、腐霉利、菌核·福美双等化学农药,以及盾壳霉、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如用25%咪鲜胺乳油40-50ml/亩、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g/亩、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50g/亩。结合防治菌核病开展“一喷四防”,加入0.1%的速乐硼或0.5%的硼砂、磷酸二氢钾克,防止油菜“花而不实”,提高油菜结实率。防治菌核病喷药时要做到上下喷透、喷均匀,大面积连片种植可采取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性。注意花期施药对授粉蜜蜂的不良影响,防治蚜虫不宜用噻虫嗪、吡虫啉等新烟碱类药剂。

除了抓好关键时期用药防治外,施肥要氮磷钾搭配,提高抗病性;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增强油菜抗倒、抗病能力;摘除老叶、受冻叶、病叶等,可减轻主茎部受病菌的侵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dedsmjy/101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