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丨准妈妈不小心吃了药,胎宝宝是l

?

早上刚上班,医院药物咨询室就来了一对忧心忡忡的夫妻。还没坐定,年轻的妻子就向药师倾诉了起来:她怀孕了,本来是件开心的事,但不小心服用了感冒药,她为此懊恼不已。想要孩子却又担心药物会引起孩子畸形。

药物咨询师详细询问了孕妇的用药及末次月经等情况,初步确定为着床前期(受精后两周内)服用的药物。于是建议这位准妈妈放宽心、这一时期服用药物并不会对宝宝产生影响。只要根据正常的孕检定期检查即可。

妊娠期是个特殊的生理期。孕期妈妈服用药物后,有些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屏障直接影响胚胎、胎儿。那是不是一旦怀孕,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使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些药物安全性较高,即使是孕妇也可以安全使用,并且,如果一些疾病本身对胎儿、母亲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的影响,那么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合理用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药物对妊娠期胎儿的影响搜索1妊娠前期

夫妻双方应当避免接触有致畸危险的药物,避免药物对精子或卵子产生影响,从而引起胚胎畸形。

2着床前期(受精后2周内)

着床前期是指卵子受精至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的这段时期。此期的受精卵与母体尚未直接接触,还在输卵管腔或宫腔分泌液中,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即要么没有影响,要么直接导致极早期流产。因此在当你在不知道是否怀孕的孕前或早孕时期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对胎儿有太大影响,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必因此做人工流产。

3晚期胚胎着床至12周左右

称为致畸敏感期,是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不断形成的阶段。此时期药物损害可引起器官畸形,并且药物毒性作用出现越早,发生畸形可能越严重,因此用药需特别谨慎。如有服药史,一定要进行产前诊断(包括B超),进一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排除胎儿畸形。

4妊娠12周至分娩

这一时期胎儿的器官基本分化完成,药物至畸作用明显减弱。但是有些药物仍可能使胎儿发育迟缓或造成某些功能缺陷。

初步了解了药物对妊娠不同时期的影响。那么,妊娠期哪些药物权衡利弊可以服用,哪些药物是万万不能用呢?

药物妊娠毒性分级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妊娠妇女的治疗获益和胎儿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估,将药物分为A、B、C、D、X五个级别。

A级:经临床对照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害,是最安全的一类。

B级:动物试验中未见对胎畜有损害,但尚缺乏临床对照观察资料;或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对胎畜有损害,但临床对照观察研究未能证实。

C级:动物实验和临床对照观察资料皆无;或对动物胎畜有损害,但缺乏临床对照观察资料。这类药物的选用最为困难,而妊娠期很多常用药物都属于此类。

D级:已有一定临床资料说明药物对胎儿有损害,但临床非常需要,又缺乏替代药物,此时可权衡其危害性和临床适应证的严重程度做出决定。

X级: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说明对胎儿危害性大,一般已超出治疗应用所取得的有利效益,属于妊娠期禁用的药物。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01

抗组胺药

扑尔敏(B)、西米替丁(B)、苯海拉明(B)、异丙嗪(C)

2

抗感染药

1.驱肠虫药:龙胆紫(C)

2.抗疟药:氯喹(D)

3.抗滴虫药:甲硝唑(B)

4.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新霉素(D)、头孢菌素类(B)、链霉素(D)、青霉素类(B)、四环素(D)、土霉素(D)、金霉素(D)、杆菌肽(C)、氯霉素(C)、红霉素(B)、林可霉素(B)、多粘菌素B(B)、万古霉素(C)

5.其他抗生素:复方新诺明(B/C)、甲氧苄胺嘧啶(C)、呋喃唑酮(C)、呋喃妥因(B)

6.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B)、异烟肼(C)、利福平(C)、对氨水杨酸(C)

7.抗真菌药:克霉唑(C)、咪康唑(C)、制霉菌素(B)

8.抗病毒药:金刚烷胺(C)、阿糖腺苷(C)、病毒唑(X)、叠氮胸苷(C)、无环乌苷(C)

3

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D)、环磷酰胺(D)、瘤可宁(D)、顺铂(D)、阿糖胞苷(D)、更生霉素(D)、噻替哌(D)、柔红霉素(D)、阿霉素(D)、氟尿嘧啶(D)、氮芥(D)、马法兰(D)、氨甲蝶呤(D)、长春新碱(D)

4

植物神经系统药

1.拟胆碱药:乙酰胆碱(C)、新斯的明(C)

2.抗胆碱药:阿托品(C)、颠茄(C)、普鲁苯辛(C)

3.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麻黄碱(C)、异丙肾上腺素(C)、间羟胺(D)、多巴胺(C)、多巴酚丁胺(C)、间羟舒喘宁(B)、羟卞羟麻黄碱(B)

5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中枢兴奋药:咖啡因(B)

2.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C/D)、非那西丁(B)、水杨酸钠(C/D)

3.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B/D)

4.镇痛药:可待因(B/D)、吗啡(B/D)、阿片(B/D)、哌替啶(B/D)、纳洛酮(C)

5.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C)、戊巴比妥(C)、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乙醇(D/X)、安定(D)、硝基安定(C)

6.安定药:氟哌啶(C)、氯丙嗪类(C)

7.抗抑郁药:多虑平(C)

6

心血管系统药物

1.强心甙:洋地黄(B)、地高辛(B)、洋地黄毒甙(B)、奎尼丁(C)

2.降压药:可乐宁(C)、甲基多巴(C)、肼苯达嗪(B)、硝普钠(D)、哌唑嗪(C)

3.血管扩张药:亚硝酸异戊酯(C)、潘生丁(C)、二硝酸异山梨醇(C)、硝酸甘油(C)

7

利尿药

双氢克尿噻(D)、利尿酸(D)、速尿(C)、甘露醇(C)、氨苯蝶啶(D)

8

消化系统药

复方樟脑酊(B/D)

9

激素类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D)、倍他米松(C)、地塞米松(C)、氢化泼尼松(B)

2.雌激素:已烯雌酚(X)、雌二醇(D)、口服避孕药(D)

3.孕激素:孕激素类(D)

4.降糖药:胰岛素(B)、氯磺丙脲(D)、甲磺丁脲(D)

5.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D)、他巴唑(D)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分类是在药物常用剂量下评价妊娠期妇女用药对胎儿的危害性,A类药物大剂量时也可能产生C类药物甚至X类药的危害。并且,这一分类系统,是评估药物对妊娠妇女的治疗获益和对胎儿的潜在危险,并不反映药物的真正毒性大小。例如口服避孕药毒副作用小,但标记为X类,只是因为妊娠期没有必要服用该类药物。目前,仍有许多药物因为没有进行相关的动物实验而归入C类。

还是那句话:妊娠期用药当慎之又慎,请一定听从医生建议和指导。当然,如果您有用药疑问,也可以去医院药物咨询处(门诊一楼收费处旁),那里资深的临床药师将免费为您解答各种用药困惑。

来源:药学部刘珂

打造株医院

急救丨客服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zlmjdy/27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