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
今年这霜霉用什么药管用?
如图菜友八零后农民发图
霜霉病。用氟噻唑吡乙酮,百泰,卡诺滋,科佳,银法利,稀酰玛琳交替使用,同时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并注意通风排湿。
李政
黄瓜霜霉病
一、病原
古巴假霜霉菌,属于鞭毛菌亚门真菌
二、症状
霜霉病是黄瓜上最常见的一种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通常先由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下部扩展,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斑,扩展后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湿度高时叶片背面先呈水浸状,而后产生灰黑色霉层。叶背病斑的坏死处会渗出无色或浅黄色小液滴。病斑很快扩展,l~2天内因其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尤以早晨的水浸状角状病斑最明显,中午稍微隐退。后期,病斑及附近叶肉呈铁锈色。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互相连片,致使叶缘卷曲干枯,最后叶片枯黄。抗病品种叶片褪绿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甚至圆形,病斑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霉层。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为活体专性寄生真菌,种子不带菌,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从叶片气孔侵入。霜霉病的发生与植株周围的温湿度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发生起始温度为16℃左右,而流行适温为20~24℃,且要求相对湿度在85%以上。该病的蔓延速度很快,有人将其称为“跑马干”,一旦有了中心病株,只需3~4次的扩大再侵染,即可酿成大灾,因此防治此病的关键是尽早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区。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大,要选较抗病的品种,密刺类型黄瓜通常不抗病,但早熟、丰产,生产上仍有很多人喜欢用这类品种。
2、选地露地栽培时,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3、生态防治改革耕作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并提高地温。进行膜下暗灌,在晴天上午浇水,严禁阴雨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叶片结露。浇水后及时排除湿气,防止夜间叶面结露。加强温度管理,上午将棚室温度控制在28~32℃,最高35℃,空气相对湿度60%~70%,每天不要过早地放风。
4、科学施肥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要过多地追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植株发病常与其体内“碳氮比”失调有关,碳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时易发病。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叶面喷肥,提高碳元素比例,可提高黄瓜的抗病力。经验表明,从定植后开始,按尿素:葡萄糖(或白糖):水=0.5~1:1:的比例配制成溶液,每5~7天喷1次,连喷4次,防效可达90%左右。
5、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发展极快,药剂防治必须及时。一旦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区后,应及时摘掉病叶,迅速在其周围进行化学保护。霜霉病主要靠气流传播,且只从气孔入侵,幼叶在气孔发育完全之前是不感病的。喷药须细致,叶面、叶背都要喷到,特别是较大的叶面更要多喷。目前防治霜霉病的药剂有:
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倍液,
25%甲霜灵·锰锌(瑞毒霉·锰锌)倍液,
64%杀毒矾(恶霜·锰锌,含恶霜灵8%、代森锰锌56%,为保护性内吸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倍液;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
银法力(62.5克/升氟吡菌胺;克/升霜霉威盐酸盐)倍
科佳(克/升氰霜唑)0倍
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倍
熏烟也是目前防治霜霉病的有效方法,保护地内黄瓜上架后,植株比较高大,喷药较费工,特别是遇阴雨天,霜霉病已经发生,喷雾防治会提高保护地内的空气湿度,防效较差,此时最适宜熏烟。每亩10%百菌清烟剂克。
注:一般霜霉病会和细菌性角斑病混发,喷药时要同时防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种好地APP,与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让种地不再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