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刘女士今年42岁了,患“下身痒”3年多了,医院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口服抗霉菌药,配合阴道栓一起用,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患者月经周期准,行经10~12天,色红,有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无痛经,无腰酸;月经前烦躁,脾气急躁;有尿急尿灼热。
因效果不理想,1年前开始寻求中医治疗,调整饮食,情绪,运用中药口服、外洗治疗了3个月痊愈,至今未复发。
已婚女性更易受妇科炎症困扰
妇科炎症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
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常常会受到妇科炎症的侵扰,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妇女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育龄女性中,约41%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性疾病,已婚女性发病率更高达70%。
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炎症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炎症反复发作,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预防妇科炎症六板斧
1.放弃滥用抗生素
不要一开始咳嗽、发烧、头痛,就吃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霉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
2.单独清洗内裤
霉菌可以在皮肤表面、胃肠道、指甲内等地方大量繁殖。
如果家人或自己患有足癣、灰指甲等,就容易造成霉菌交叉感染。
因此,内衣裤一定要单独洗,最好用专用的内衣裤除菌液浸泡几分钟。
3.切忌过度清洁
频繁使用药字号洗液、消毒护垫等,容易破坏阴道弱酸性环境,因为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
4.注意公共场所卫生
公共场合可能隐藏着大量的霉菌。出门在外,不要使用宾馆的浴盆、要穿着长的睡衣、使用马桶前垫上卫生纸等等。
5.穿着全棉内裤
紧身化纤内裤会使阴道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高,这可是霉菌拍手称快的“居住”环境!最好是选用棉质的内裤!
6.预防妇科炎症从卫生护垫做起
现在市场上卫生护垫的卫生指标有的不合格,其中常存在一些大肠杆菌、链肠菌、真菌,这样就会造成阴道感染。
并且长期使用卫生护垫,就会造成外阴呼吸不了新鲜的空气,由于外阴一直处于“闷热”的状态,就会引起细菌滋生。
导致白带异常,引发阴道炎,宫颈糜烂等疾病。
中医外治有妙招
中医对治疗妇科疾病尤其是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外阴瘙痒症、湿疹等有自己的特色。
除了口服药物外,还有一些外治方法。常用外治法包括:坐浴;熏洗;外阴、阴道冲洗(常用量为每次ml左右);阴道给药;贴敷法;宫腔注入(药量一般为20~30ml);直肠导入;中药离子导入。
此外,在临床上使用外治法时,有几项原则必须遵守。
所有外用制剂(栓、膏、散等)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消毒后使用;所有自煎外用药水,必须煮沸20~30分钟以上方可使用。
治疗部位应常规清洁或消毒。
月经期前、后3天内不宜用阴道内的外治法,妊娠期、新产后宜少采用外治法,特殊需要者除外。
外用药物治疗期间,禁止房事和盆浴。
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局部外治与全身调治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辨证论治。
最后,建议育龄期妇女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学习相关保健知识,预防妇科疾病发生。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