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过料拉稀,为什么用常规肠炎药无效

北京酒渣鼻医院咨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8733710.html

在每年6-9月份,几乎每个养鸡场都要面对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和肠道疾病。外界温度较高,鸡群饮水量较大,对于这种季节性疾病,在实际中治疗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度的。

然而,今年有些养鸡场,鸡群出现过料、消化不好的粪便,用了不少的理论上对抗肠道疾病很好的成份的产品(肠道抗菌药),实际中治疗效果却不理想。明明看鸡就是拉饲料便和糊糊便,用药治疗的效果却差呢?令养殖朋友们百思不得其解。

因接到客户的反馈,特对一家养鸡场全程跟踪服务,情况如下:

一、查看鸡舍发现这些情况

发现鸡群采食量、饮水量、精神状态和死淘率等各种指标都基本正常,可以排除临床常见的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性引发的过料。怀疑是因饲养管理某一方面的问题,导致看似细菌、霉菌、球虫等病理因素造成顽固性的肠道病和消化不好。为了核实推测的正确与否,对鸡舍的重要怀疑部位进行了拍照和录像。

1、大群鸡的精神状态:鸡群精神正常。

2、鸡群粪便情况:粪便里有未消化完的饲料。

3、有大量饲料便:这种情况很多有霉菌因素。

4、看到类似球虫症状:地上有零星烂肉样粪便。

5、管理漏洞:竟有这种现象——乳头饮水器漏水!

二、疾病分析和治疗建议

根据对鸡舍的观察,通过与养殖者沟通,了解养殖用药习惯等情况,初步判定是饮水器漏水,导致垫料潮湿,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霉菌毒素污染,一旦鸡采食到,导致个别鸡感染上了霉菌造成。结合前期,曾使用过多种广谱抗菌药治疗,可最终用药治疗的效果并不好的事实,所以可以排除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

综合信息判断:该病不是感染性为主的鸡病,而是因饲养管理不善导致的“条件病”。前期之所以用了不少的治疗药物效果不好,一是使用的药物大多是治疗细菌为主的药物;二是用药期间并没有改善饲养管理的漏洞,比如饮水器漏水的问题;三是有霉菌因素的参与致病,我们常见的抗菌药对霉菌无效;四是有隐性小肠球虫感染,再广谱的抗菌药对抗球虫感染无效。

通过综合分析后判断:本次病例为霉菌性肠炎伴有隐性球虫感染。

治疗建议:

1、改善饲养管理存在的致病条件。

2、再辅助品质好的抗霉菌、抗球虫和抗革兰氏阳性菌的厌氧菌药物“成方”。

3、药物组合方案:肠炎宁+无球饮水,霉介素+加酶鱼肝油拌料使用。

主要成分:盐酸林可霉素

药理作用:林可霉素属林可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大,如破伤风梭菌、魏氏梭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对支原体亦有作用。

适应症:

1、用于治疗鸡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如禽坏死性肠炎、输卵管炎、猪的痢疾等

2、用于畜禽的支原体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jkfy/80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