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肉种兔饲养管理新技术长毛兔仔幼兔死

夏季肉种兔饲养管理新技术

 家兔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动物,高温使家兔的繁殖、生长甚至生命面临巨大的威胁。传统的农户饲养规模较小,灵活性强,遇到高温季节就停止配种,或干脆连种兔卖掉,控制避开风险。但规模化、集约化的养兔企业,必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成本控制等,所以不可能轻易随季节停止生产,必须从技术方面创新,探索出规模化养兔场既能安全防暑又能保障正常生产的科学措施。

  一、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兔群应激,减少经济损失

  、安装抗热降温的设备设施,改善硬件条件。降低兔舍小环境的温度,是缓解兔子热应激的基础工作。

  ⑴施行纵向通风,通过足够的风速产生的风冷效应来带走热量。集约化兔舍往往兔舍跨度达到0米~2米甚至更宽,饲养数量大,兔舍自然通风不畅,非常容易造成闷热。这类的兔舍结构,采取纵向通风降温效果显著。在每年气温超过30℃阶段,将所有的窗户全部封闭,在一端安装排风机,另一端开进风口进行负压通风。采取这个措施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安装足够多和质量足够好的风机,保证理想的风速,否则,还不如自然通风安全。一般2米宽,房檐2.3米的兔舍安装排风量立方米/小时的风机,需要5台,在实现.5米/秒~2米/秒的风速时才能真正起到降温防暑的作用。二是两侧墙和舍顶一定要密封,否则会引起进风的短路,造成风机效率大大降低,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三是进风口大小要合适,一般开启的面积为风机排风口总面积的.5~2倍;四是高温阶段工作人员一定24小时值班,一旦出现停电立即开启发电设备或打开所有的窗户,否则会造成严重损失。风速的测量可以使用专用的测风仪,如果条件不具备,就按照风机标签上注明的排风量的80%计算(风机质量过关,进风口大小合适的情况下),结合现场感官观察大致也可以了解实际风速,当风速达到.5米/秒时,兔子背部毛尖会随风摆动,人逆风站立不动,脸部会感觉到微微风吹。

  ⑵结合纵向通风,安装湿帘。在高温干燥的内陆地区,结合风机纵向通风使用水帘可以降低5℃~7℃。每00立方米的饲养空间需要0.8平方米、厚度2厘米的湿帘。使用材料最为普遍的是木浆纸水帘,但其成本过高,对于小的饲养场投入过大。为了节省投资,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其它替代材料自己制作,虽然效果要打折扣,但同样会实现有效的降温。具体方法有:一是可以在进风口处用木头或角铁做一个架子,扣在进风口外面,然后在架子上覆盖麻袋片,形成一个罩子,在罩子顶端安装喷头,将深井水喷到麻袋片上面,排风机形成负压使舍内的新鲜空气通过麻袋片进入舍内,从而起到水帘的作用。这种办法经过有些肉鸡饲养场使用证明,也可以降低4℃~5℃的温度;二是,可以用瓦片竖立排放填满进风口,每片瓦片中间形成间隙,然后在进风口上端设置一条水管,水管刺满小洞,让水慢慢淋到瓦片上,逐渐浸泡湿透瓦片,风从瓦片的间隙进入兔舍,起到降温作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进风口下面设一条水渠,将下来的水引走,避免流到舍内。

  使用水帘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在40%以下时,可以降低5℃~7℃,可以完全保证安全防暑。在使用水帘同时还可以在循环水中添加消毒剂,起到

  净化空气的作用。

  使用水帘的缺点是:容易造成舍内湿度过大,加重球虫、大肠杆菌等疾病的发生机率;另外是必须结合风机形成的负压通风,电费过高。所以本办法只有在高温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而采取的短时间的措施,不可以长期连续使用,否则会因为连续高湿导致家兔发生疾病。在温度降低的间隙要尽可能的关掉水帘降下湿度进行暂时缓和。

  ⑶在兔舍顶部安装淋水系统。在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的一些兔场摸索出了类似成功经验。具体方法是:在舍顶部安装一条水管,上面每间隔一段距离(兔舍宽度的距离)安装一个草坪用的旋转喷头(喷头的射程参照兔舍宽度的半径来选择),在每天高温时间向舍顶喷洒深井水,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如在兔舍顶上覆盖草帘,可以进一步增加本方式的降温效果。

  ⑷给兔舍装天棚。在舍内顶部装天棚,可以起到两方面的降温作用,一是可以压低兔舍高度,减少兔舍横截面积,增加有限排风量情况下的风速,从而加大风冷效应;二是可以在兔舍房顶和舍内空间形成一个夹层,有效地将来自房顶接受阳光辐射传导的热量隔离,根据测算,安装顶棚可以降低2℃~3℃的室内温度。

  ⑸兔舍房顶涂白。白色可以反射阳光的热量,白色屋顶比深色屋顶表面温度低2℃~4℃,就可以减少向舍内热量的传导和辐射。其配方可用白水泥30%、白石灰20%、乳胶0%、加水40%,另外添加适量的食盐,充分搅拌均匀,用喷水机喷涂在舍顶。晾干后就可以不会被雨水冲掉。

  2、改善饲料营养结构,保持兔子的健康体质。

  ⑴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在高温时,兔群会大幅度的减少饲料采食量,只有调整配方,增加单位数量饲料的能量含量,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考虑适当添加植物油,以脂肪取代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在日粮中添加3%的脂肪,可减轻热应激带来的影响。使用植物油是因为在高温季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效果会更好。在春秋季节家兔饲料能量水平一般在每公斤0.2兆焦左右。

  ⑵提高青绿饲料的饲喂量。高温会导致兔子消化功能降低,添加青绿饲料可以增加消化道的纤维素水平,补充维生素,改善兔子消化功能,增加食欲。

  ⑶保证饲料的蛋白水平。因为家兔采食量降低,会影响蛋白质的获得,粗蛋白的比例应控制在6~7%,蛋白的增加毕竟很有限,可以适当提高必须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水平,来平衡日粮。

  ⑷适当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添加量。

  3、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的药物,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⑴添加电解质。在饲料中添加0.%~0.3%的碳酸氢钠,降低血液的pH值,抗热应激的效果显著。但应该注意的是碳酸氢钠会与各种酸性药物中和,会破坏分解多种药物,与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所以为了保证药效和安全,建议单独使用。因为K+的流失,会导致机体发生低血钾,在家兔饮水中加入0.2%~0.5%KCl即可保证兔子对钾的需求。

  ⑵添加杆菌肽锌。杆菌肽锌在畜禽体内分离为锌与杆菌肽,使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和亮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分的可利用性显著增加。可在日粮中添加40mg/kg~50mg/kg。

  ⑶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是在生产中最为常用的缓解热应激的添加剂,能够参与机体氧化还原反应,参与抗体的合成,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机体解毒作用,能够有效的抑制体温的上升。在饲料中添加00毫克/公斤~毫克/公斤或毫克/升饮水都会得到有效的缓解热应激的效果。

  ⑷饲喂抗热应激的中草药材。抗热应激的中草药很多,例如柴胡、石膏、黄芩、黄莲、桅子、知母、青蒿、紫草、菊花等都具有很好的调节中枢神经的作用。有些在我们田野就有大量的生长,可以同时做为青绿饲料添加也可以熬成汁稀释后饮水,防暑降温同时又可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二、确保正常繁殖的措施

  对于热应激,家兔表现最敏感的应该是兔群的性欲降低、公兔精子品质下降,受胎率降低,多数兔场为此停止繁殖,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饲养成本,降低种兔利用率,流失了企业利润。根据实践经验,只要采取措施得当,在夏季进行正常配种繁殖,基本能保证理想的生产指标。

  、种公兔单独照顾。在每年超过30℃的高温阶段,将种公兔放到兔舍通风口处。有条件的兔场,可以单独为公兔装空调,保证公兔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正常的精子品质,也就可以完全保证正常的配种繁殖。也可以只将夏天承担一个批次配种任务的部分种公兔单独照顾。如果是采取人工授精,那么效果就会更好。

  2、用生物诱情法来保证种母兔的发情率。热应激不但影响种公兔的性能,而且也会大大降低母兔的发情率。母兔不发情,也同样无法完成配种,减少产量。为了保证在热应激状态下能够实现较高的母兔发情率。在长期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多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包括激素处理,添加药物等等,最终摸索出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种公兔一字排开,每个种公兔隔壁空出一个笼位。对计划配种的母兔进行逐只观察,将48小时内没有发情迹象的母兔放到种公兔隔壁的空笼子里,48小时后进行全部配种,此时80%以上的母兔会表现发情。个别依旧不发情的,根据家兔诱导排卵的繁殖特性,其实一般体内都已形成排卵,所以也应该进行配种,会实现与正常发情的母兔接近的受胎率。

  三、热应激状态下保证仔兔成活率的措施:

  、控制每窝哺乳仔兔数量。

  经过对三千多窝仔兔的统计分析,在春秋季节平均每窝留8只仔兔最为合适,当夏季留同样多的仔兔时,断奶重和断奶成活率明显降低。在将仔兔数量控制在约7只后,断奶体重和成活率回升,所以在高温季节根据品种的特点,适当减少窝均仔兔数量反而会增加出栏量和出栏质量(详见表3)。

  2、做好球虫病和其它消化道感染的预防工作:

  在高温高湿季节,很容易爆发球虫病和消化道感染。据我们统计,在7月份~8月份死亡的40~70日龄兔子中,80%以上是因为球虫病感染或与球虫继发的消化道感染有关。根据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损失:

  ⑴兔舍定期净化。在高温到来之前,对兔舍进行空舍、冲刷、焚烧、熏蒸一遍,会将绝大多数的病源微生物杀死。在实践中,通过这个措施将断奶成活率从65%提高到92%;将35~70日龄成活率从74.2%提高到96.7%。

  ⑵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可以在饲料中添加5PPm地克珠利,或者氯苯胍50mg/公斤,或者莫能菌素0PPM等。每个兔场都有自己不同的敏感药物,并且随着球虫耐药性的形成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建议在所用药物还能控制住球虫时,就用其它几种抗球虫药物分组对比,找出其它效果好的药物,便于所用药物出现耐药性时及时更换。如果等所用药物失效后再选择,往往会在尝试各种新的药物过程中发病,造成损失。

  ⑶每天冲洗、消毒饮水器具和供水管线。在高温季节,经过0几个小时,封闭式的水线系统管线内,会形成大量絮状物,这都是由大量细菌在器具、管线侧壁大量繁殖的结果。这些水进入兔子肠道后,会诱发肠道疾病的发生。所以每天对饮水系统冲洗、消毒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⑷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在高温季节,兔子会因酸碱度、菌群失调而导致腹泻现象,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的进行消化道菌群调节和平衡,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对兔子造成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千分之二左右的肝血素或者康泰宝(青岛康大镒泰科技有限公司产微生态制剂)效果也非常好。

  四、提防霉菌毒素中毒

  、把好原料关。

  为了安全,使用花生秧、地瓜秧等粗饲料原料的兔场,最好饲喂的时间不超过5月份,6月份到新的农副产品收获前采取针对性地措施。规模大的饲养场可以到西北地区集中采购牧草颗粒;对于小的兔场,可以尽量寻求不易发霉的农副产品和苹果渣、酒糟等替代原料。至于在这个阶段因为原料的更换而增加的饲料成本是很有限的,相对于中毒病例造成的损失,这点投入很有必要。我们对此有深刻的经验教训。每吨全价饲料因为使用牧草颗粒会增加元的成本,一个存栏只母兔、年出栏28只商品兔的兔场每年需要全价料约吨,夏季两个月大约58吨,因此增加的成本元。按每只商品兔30元计算,相当于只商品兔的价值,占每批存栏只(每年5批)的0.36%,还达不到霉菌毒素中毒后发病高峰时2天的死亡率。

  2、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转化添加剂

  百奥明公司是专业研究克服霉菌毒素的公司,它采取的吸附类和生物转化类结合产品,可以采用物理性吸附和生物转化的方法,对不同的毒素进行有效处理,在毒素没有被兔子消化道吸收之前就已经被药物吸附或转化,是现在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3、严格控制储存环节

  兔场储存饲料不超过5天,储存时放到干燥通风良好的房间内,加竹木垫板隔离地面。饲料包装有塑料内膜,并且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注意保护不破损。确保饲料不吸潮霉变。

  4、控制添加饲料数量和次数

  夏天兔舍内湿度大,残留在料槽内的饲料尤其是碎的粉末很容易霉变,当被兔子采食后会在~2天内出现腹胀,然后便秘、拉稀死亡。因此,每天至少添加2次饲料,并且每天必须彻底清理干净料槽一次,避免饲料在料槽中超过2小时。

  五、加强消毒工作:

  高温季节,微生物繁殖旺盛,应制定科学的消毒流程和消毒标准,来不断净化和改善兔场的生物安全环境,降低兔子的感染机会:如定期更换消毒剂、制定并执行科学的消毒操作标准,不同部位的消毒频率和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长毛兔仔幼兔死亡的防制法

从不同生育阶段来看,仔兔、幼兔死亡率是最高的,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兔场和传统的农户中,其死亡率达20~50%,有时甚至更高。仔兔、幼兔死亡是影响毛兔生产至关重要的因素,过高的死亡率给养兔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总结自己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就仔兔、幼兔的死亡原因作了简单分析,并提出防制措施,供同行和养兔户参考。

  、引起仔兔、幼兔死亡的常见原因

  .细菌感染由各种各样的细菌感染,而使仔兔、幼兔发生死亡,其病因主要有:

  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本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本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致病,但当皮肤、黏膜有损伤时,即可侵入机体造成危害,大小兔都可发病。本病主要引起仔兔、幼兔脓毒败血症或仔兔急性肠炎(仔兔黄尿病)。生后最初几天的仔兔,在多处皮肤,尤其是腹部、胸部、颈、颌下和腿部内侧的皮肤引起炎症,并出现粟粒大、白色的脓泡,很多病兔在2~5天后因败血症死亡。仔兔黄尿病常是全窝发病,死亡率较高。

  巴氏杆菌病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对2~6月龄幼兔危害较大,以败血症为最常见。病兔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的24小时内死亡,稍长的3~5天死亡;最急性病兔,未见有临床症状就忽然倒地死亡。

  沙门氏杆菌病本病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引起,各种家兔都易发生本病,以幼龄兔和孕兔更易感,死亡率最高。兔初便秘后腹泻,粪呈暗绿色或者灰黄色,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病程一般2~4天。

  魏氏梭菌病由魏氏梭菌引起,以~3月龄的幼兔最易感。病兔常忽然发病,急剧下痢,粪呈水样并有特殊腥味,病兔常因脱水而死。

  大肠杆菌病本病常常是由于气候突变、饲养管理条件差等因素诱使肠内大肠杆菌异常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腹泻,以致死亡。兔场常因环境的污染而引起流行,引起幼仔兔大批死亡。其特点是拉粘液性透明样粪便,兔只消瘦、衰竭而死亡。

  兔链球菌病病兔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左右,以春秋季较常见。

  .2病毒感染

  家兔病毒性出血症本病是家兔的特有病毒病,其发病易感性不分年龄大小,在新疫区传播迅速,病程短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在老疫区,哺乳仔兔和老龄兔有一定抵抗力。其特征是病死兔呈全身败血症变化,但以呼吸道病变最为典型。

  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本病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主要是~3月龄的幼兔发病,引起唇、舌和口腔其他部位黏膜的坏死,病兔常因采食困难消瘦而死。

  兔痘本病仅家兔感染发病,各种年龄家兔都易感,但幼兔和妊娠母兔死亡率较高。常见症状都有眼睛损害,常并发支气管肺炎、鼻炎、胃肠炎,在身体、口、肺、肝、皮肤上常能见到丘疹和结节。

  .3寄生虫感染

  球虫病本病常发生于温暖多雨的季节,各种家兔均易感,特别是断乳后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严重,其主要症状为黄尿、尿频,仔兔生长停滞,可视黏膜苍白,顽固性下痢,死亡快,部分出现腹围增大下垂,肝肿大。

  兔弓形虫病本病常因幼兔吞食了弓形虫卵囊、滋养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感染。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特征为病兔体温升高,眼、鼻流出脓性或浆性分泌物,腹部因腹水而臌胀,成“纺锤形”,并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的运动失调、后肢麻痹等神经症状,一般2~8天内死亡。

  .4饲料及饲养管理因素饲料调制不当和饲养管理不当是造成仔兔、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常见的有:

  .4.保温不当引起仔兔、幼兔冻死、冻伤。初生仔兔由于全身无毛,几乎无调节体温的能力,如果接生不及时或保温措施不力,仔兔常常受冻感冒,甚至冻死。

  .4.2管理疏忽、鼠咬或其他动物咬食。由于初生仔兔眼耳闭塞、体型小,根本无逃避敌害的能力,故常常成为老鼠、猫等动物攻击的对象。

  .4.3仔兔、幼兔由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抗病力较差,故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较高,饲料的改变或霉变有时即使是轻微的变化,也可能使其无法适应,出现生理机能失调,引起发育迟滞,甚至死亡。

  .4.4仔兔、幼兔由于消化机能和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极不健全,其对药物敏感度高,故在进行投药预防或治疗疾病时,一旦剂量控制不好或混合不均匀,常常引起幼兔、仔兔的药物中毒性死亡。另外,还有饲料中毒、鼠药中毒等引起的中毒死亡。

  2、防制措施及对策

  2.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保健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引起仔兔、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无法防治的疾病,而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根据仔兔、幼兔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完全,生长发育快,生理变化及所处环境变化大,易患“综合性肠炎”及生长发育的特点,应做到:

  2..保证仔兔早吃奶、吃饱奶。在仔兔出生6~0小时内,应使其吃到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并有轻泻作用,可帮助仔兔排出胎粪;做到按时哺乳,对奶水不足的,可通过调整仔兔数,寄养同期产仔的哺乳母兔处,以保证仔兔吃饱奶。

  2..2做好保暖防冻工作是提高仔兔、幼兔成活率的一个关键措施。因仔兔自身调节体温能力极差,如不做好保暖防冻工作,尤其是冬春季节出生的仔兔,常常因饲养人员疏忽而出现整窝遭到冻害的现象。对睡眠期的仔兔,窝温不低于30℃,室温不低于5℃,幼兔则宜生活在20℃安静的环境中。2..3开眼后的仔兔,生长发育加快,需要的营养物也越来越多,此时母乳已不能满足仔兔生长发育需要,故应及早补喂混合料。

  2..4科学断奶。毛兔宜在40~50日龄断奶较好。为减少仔兔因断奶而发生“应激并发症”,断奶时最好实行行“离奶不离笼”,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匈牙利毕克里养兔生产体系,用2万只断奶仔兔做试验,结果证明,断奶幼兔采用原笼饲养法,育成期死亡率仅7.9%,而采用断奶便换笼的办法,幼兔死亡率高达23.%。

  2..5加强幼兔护理。断奶后幼兔日粮中精饲料应占80%,给料要坚持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应激反应和舍内空气流速过大、时冷时热等,是导致幼兔消化道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管理上还要特别注意保持舍内温暖和安静,不要轻易挪动幼兔的位置,注意笼具、饮水、饲料的卫生和饲养密度,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早饲要早,晚饲宜饱,添足夜草”,搞好“三勤”(勤打扫、勤消毒、勤换垫草)、“六净”(笼舍净、饲槽净、饲料净、饮水净、用具净、兔体净)。

  2.2杜绝传染源,加强疫病防治

  2.2.严格消毒制度,注意驱虫、灭鼠,杜绝传染源,兔舍不养猫、犬等传播寄生虫的动物,异地引种或产品交易必须实行严格检疫,避免新病的传入。搞好免疫接种,特别是针对兔瘟、兔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等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制定好免疫程序,安排好防疫计划。仔兔断奶后立即注射兔瘟疫苗,过一周后再注射巴氏杆菌苗,对~3月龄健康兔皮下注射兔A型魏氏梭菌疫苗。

  2.2.2加强观察,发现病兔及时隔离,及时查明病因,消除致病因素,对症施治,淘汰病兔,对死兔进行无害化处理。平时多观察,一旦发现病兔或死兔,首先要弄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如果是纯粹因饲养管理引起的,要注意改善饲养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对因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死亡,要及时隔离病死兔,并对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对细菌性的可以使用抗菌类或抑菌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对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对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可用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治疗等。为有效控制兔球虫病和有些细菌性病的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球痢灵或磺胺类药物。球痢灵按25~50mg/kg,混入饲料,连服5~7天,磺胺二甲嘧啶按0.%浓度混入饲料中连用3~5天;另外,平时还可以添加大蒜、洋葱、车前草等拌入饲料,预防幼兔腹泻病。

年8月0日山东德州地区獭兔最新价格:

年8月0日山东德州獭兔价格均重4.2斤,6.3元每斤.

年8月9日江苏海安地区兔毛最新价格:

年8月9日江苏海安地区60天剪毛,每斤66元成交。

农村长毛兔的日常管理

 一、冬不离青,夏不离精:夏季要制备和喂饲精料,补充能量和蛋白,保证夏不离精。冬季要种植越冬牧草、胡萝卜等越冬蔬菜或采集柏树叶、松针等,保证供给适当的青饲料,保证冬不离青。

  二、青饲料要多样化,粗纤维要充足:兔吃百样草,特别要克服饲喂单一的人工牧草,要保障饲料的粗纤维达20%。嫩鲜草要搭配老草或干草饲喂,水分过重的蔬菜要切碎后拌米糠、麸皮或干草粉再饲喂,要坚持人工牧草搭配野草、树叶(冬青树叶不能喂)等饲喂长毛兔,既能有效防止饲料突然变化引发的兔病,又能预防粗纤维不足引发的拉稀。

  三、定时定量,调整要逐步进行:养兔每天饲喂2次,饲喂时间以农户早晚生产生活习惯为宜。青年兔、成年兔每天需饲料以青草千克、精料0.千克为宜,以夜晚喂料为主,占60%,白天为辅,占40%。哺乳仔兔喂乳以8成饱为宜。幼兔补饲可少量多餐。调整饲喂时间,调整单位要以小时为宜,适当调整,逐步达到调整目标。因季节变化需要调整饲料搭配的,要有计划地安排,逐步调减取缔的同时,逐步添加新增料,切忌突然变更饲料或饲料搭配。

  四、定期预防消毒,保证环境卫生:兔圈门前消毒池要常年保持有消毒药液。要坚持定期给兔舍彻底消毒,冬季每30天消毒次,春秋季节每5天消毒次,夏季每0天消毒次,控制好消毒液的浓度,可实行带兔消毒。每天要搞好兔舍卫生,及时清除残渣和粪尿。

  五、加强四季管理,抓住技术工作重点:要随着季节变化抓好饲养管理工作。夏季要注意防暑,可采用喷水或在兔圈周围种植藤蔓类作物遮挡烈日,同时要加强圈舍通风透气。夏秋季节牧草丰富,要注重收贮越冬饲料。晚秋早冬要重点抓好配种繁殖。冬季要抓好防寒保暖和补饲精料,防止冻死和饿死,确保安全越冬。春季是长毛兔繁殖的最好季节,要狠抓配种繁殖。越冬后饲料匮乏,单一采割春季生长的牧草饲喂,粗纤维严重不足,很易引发拉稀病,要特别注意,可搭配适量柏树叶、松针等供给粗纤维。

  六、强化分类养兔,抓住关键技术环节:种公兔要补充蛋白质精料,投入配种前20天饲喂鸡蛋,每只兔每天/4个或饲喂蚕蛹粉5克。配种母兔要适当运动和进行阳光浴,增强体质,提高配怀率。怀孕母兔要适当补饲精料。哺乳母兔要根据奶水分泌多少,逐步调整精、青饲料的喂量,要注意预防乳房炎。哺乳仔兔要注意防寒保暖,仔兔30日龄前兔笼角要铺垫兔窝,过好开眼关、早期补饲关和断奶关。幼兔要及时接种疫苗,饲喂驱球虫药。青年兔要及时补充营养,成年兔要抓日常饲养管理。

  七、适时剪毛,抓好兔毛贮藏和营销环节:幼兔必须及时剪胎毛,剪胎毛时间以冬季60日龄、冬秋春季50日龄为宜。要及时采剪商品毛,防止兔毛缠结。剪毛期(兔毛养护期)一般以夏季65天、秋冬春季75天为宜。兔毛养护期长短根据市场需求可适当延长。剪毛忌剪二刀毛。幼兔胎毛要与青、成年兔毛分开,脏毛、黄毛与洁净毛分开保管。兔毛装贮要用塑料袋,放入卫生球,防潮防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jcsmy/20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