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带正向沪飘来周六大到暴雨袜子

昨天说好的“夏至”,

结果半个中国笼罩在“雨至”之中……

而对上海来说,

和入梅头几天“小打小闹”不同的是,

梅雨带正在往上海上空飘来,

且将在周六前后带来一场大到暴雨。

上海今天白天仍是阴有阵雨为主,预计今天傍晚转阴到多云。今天白天风力稍大,偏东风4-5级,长江口区阵风有6级,夜里都转3-4级。

?图片数据来源:上海天气网

明天(23日)起梅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23日夜里起至24日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明天为阴有零星小雨转阴有阵雨或雷雨。大家外出要带好雨具,天雨路滑,要注意交通安全。

26日以后梅雨带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多阵雨天气,湿度较大,气温方面比较平稳,最高27~28℃,最低24℃上下。

?图片数据来源:上海天气网(点击可看大图)

夏至节气,

上海通常处在梅雨期中~

雨量大,雨日多,

常造成较大的洪涝。

有“夏至大烂,梅雨当饭”的谚语

来形容此时天气。

夏至期间,上海常年平均气温为26.2℃,平均降水量为.1毫米。多数情况下,夏至节气中,上海会零散出现2天左右的35℃以上高温天气,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年,在夏至节气的近半个月中,连续出现了11个高温日。当年上海梅雨期出现罕见“空梅””情况。

昨天,上海的霉变指数是2级——较易霉变。

据了解,霉变指数是气象部门根据易霉变的气象环境条件制定的参数,分为“一般不易发生霉变”“易发生轻度霉变”“易发生中度霉变”“会发生重度霉变”。

持续连绵阴雨、温高湿大

身体也要祛湿防“霉”

那…黄梅天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及湿热质的人在黄梅天非常不适。湿邪可导致消化系统、皮肤、妇科疾病、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等疾病。

“湿邪”是黄梅天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湿邪致病”有以下特征:

湿性重浊

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扬;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

湿性粘滞

一,湿病症状多为粘腻不爽,如表现为患者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

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邪粘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性类水,水性就下,且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的阴位。

湿邪如不趁早干预,很容易朝寒湿和湿热传变。

寒湿证,指伤于寒湿而致的病证。

湿热证,指湿热之邪侵入人体后而出现午后潮热、日久不愈、关节红肿、黄疸、小便频数短涩、尿赤、口干不欲饮、胸腕满闷、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等症状。

寒湿证和湿热证的共同表现有脘闷,身重,纳呆,苔腻,脉濡等。

其不同点为:寒湿证身重而恶寒,脘腹痞闷,喜揉按,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湿热证身重而有热,脘痞似痛,不喜揉按,口中苦而粘腻,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运脾祛湿,是黄梅天养生防治的重点。

究其原因,其一是暑湿之气盛,而湿邪困脾,易阻碍脾胃之阳气;其二,是夏季人们吃寒凉食品多,而寒凉伤胃;其三,是夏天喝水多,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杀菌力,令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

祛湿即祛除困阻脾胃之因,运脾即是恢复被困之脾胃功能。

祛湿有助于运脾,

运脾也有助于祛湿。

一般来说,化湿常用防风、薏米、苍术、藿香、陈皮、半夏、砂仁、生甘草等,有化湿、燥湿、利湿等法。

用药各不相同,湿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

脾主运化水湿,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下之下源,治湿应注意调节此三脏的功能。运脾泛指运脾、健脾、醒脾等法以健运脾胃,恢复脾之运化水湿之功能,故《证治汇补·湿症》说:“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常用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淮山药、茯苓、枳壳、香附等。

寒湿证

食疗原则:健脾利湿、化痰泻浊。

注意:低脂低糖、清淡少盐,即性质平和、热量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和膳食。

忌:各种易于留湿的食物,如面食、甜点、酒、冷饮、竹笋、蚕豆等。

应适当通利、消脂利湿,宜萝卜、冬瓜、芹菜、赤小豆等。禁食油腻厚味、辛辣食物或发物、戒烟酒。

推荐食材:薏苡仁、茭白、黄瓜、葫芦、佛手、海带、海藻、玉米、赤小豆、绿豆、豇豆、豌豆、蚕豆、扁豆、地瓜、茯苓、冬瓜、荷叶、豆蔻、草果等。

推荐食疗方:

1

扁豆薏苡仁粥

扁豆30克,薏苡仁15克,粳米60克、煮粥服用。

2

佛手茶

鲜佛手15克(干佛手6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3

红豆陈皮水制法

材料:红豆克、陈皮5克、幼盐少许。

制法:先把红豆及陈皮浸泡半小时,然后把红豆放入沸水中煮30分钟,加入陈皮焗10分钟后,再加少许幼盐便可。

湿热证

食疗原则:为清热化湿。

忌:少食收涩、寒凉、冰冻之物(如乌梅、柿子、石榴、苦瓜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油腻食物,如蛋黄、虾等)。

戒烟酒,烟草为辛热秽浊之物,易于生热助湿;酒性热而质湿,堪称湿热之最。

推荐食材:薏苡仁、莲子、赤小豆、绿豆、鲫鱼、冬瓜、莴苣、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鸭肉等。

推荐食疗方:

1

凉拌二瓜

黄瓜、西瓜皮各适量。黄瓜切条,西瓜片去翠衣切成条,加盐、味精等腌制十分钟,淋上麻油。

2

绿豆陈皮茶

材料:绿豆20克、陈皮茶10克。

制法:将绿豆洗干净后放入锅内,用大火煮开。锅开后将煮绿豆的开水倒出,将陈皮加入绿豆水中,继续煮20分钟即可。

3

薏苡仁二豆粥

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各50克,煮粥食用。

此外,穴位按摩对黄梅天养生也有益处:

1

按摩足三里穴、丰隆穴

采用指揉法,每穴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2

按摩支沟穴、阴陵泉穴

可采用指揉或拍打的方法,每穴操作2-3分钟,每天1-2次,阴陵泉还可以选择刮痧。

申城已于6月19日正式入梅,

各位旁友一定要注意祛湿,

养生得法,才更健康!

编辑:金莹莹

来源:上海天气网、腾讯新闻、上海中医院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jcsmy/1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