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节养殖业采购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差异很大,这与产地、玉米存贮时间与存贮条件有重要关系。在每年新玉米霉菌毒素普查的基础上,年5月百奥明公司开展了养殖业采购年散粮与年库粮的霉菌毒素普查。采集企业正在应用的玉米样品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本批次玉米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与烟曲霉毒素(FUM)。试剂盒来自ROMER实验室,DON和FUM检测限ppb,ZEN检测限25ppb。年5月前的玉米样品都是采用HPLC检测,DON、FUM和ZEN的检测限分别为50ppb、ppb和10ppb。
重点区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的毒素与当年新玉米普查对比分析如下。其中,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份玉米样品,纵坐标霉菌毒素单位都是ppb,在此不再详细标注。
一、辽宁吉林普查与年5月散粮比较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二、辽宁吉林普查与年5月采集库粮比较
三、河北普查与年5月散粮比较
四、河南普查与年5月散粮比较
五、初步规律总结
经过半年左右的存贮,散粮中呕吐毒素变化最为突出,不仅是河北河南产区呕吐毒素猛增,辽宁吉林区域也表现了呕吐毒素倍增的规律;玉米赤霉烯酮污染增幅与比例,看起来是河南河北辽宁吉林;上述区域烟曲霉毒素在此段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
一般来说库粮霉菌毒素应该稳定,但是由于入库等级,保管差异,出库策略、企业采购策略等诸多因素,霉菌毒素污染规律尚不太好判定,但出库玉米呕吐毒素高于当年普查趋势已经初见。
从5月继续存贮到10月,各产区散粮霉菌毒素有何变化尚待了解。几个月后库粮出库霉菌毒素变化如何也有跟踪必要。霉菌毒素调查为玉米采购与毒素防控提供了必要参考,当然更主要的品控还在于各家企业的努力。
?
六、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禽类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同时霉菌毒素也会影响到接种疫苗的有效性。近几年动物疫病临床表现无外乎两种病,其一是呼吸道病,另一个则是肠道病。当近年来这两种病极其难治,从全国范围而言,禽病最为突出的也就集中在呼吸、消化两大系统为表现症状的综合症候群,一是以气囊炎、肺炎为代表的呼吸道病症候群,另一个则是以腺肌胃炎与肠毒综合症为代表的肠道病症候群。进入夏季,肠道病最为突出,今天分析一下肠道的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一、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与30年前有何不同?总体来说比30年前严重了。1、玉米品种(高产、转基因)、种植密度过大、含水量高,容易在收割前受到霉菌污染;2、贮存、运输,导致原料污染;3、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被霉菌污染;4、饲料残余在饲喂过程中被霉菌污染;5、饲料中的油脂等有助于霉菌毒素移动的物质增多造成;6、滥用抗生素人为打破了霉菌之间的平衡。现在的饲养方式,畜禽的肝脏负担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能力降低了;7、经常性的使用化学药,肝肾功能受损严重,大大降低了肝脏的解毒功能。
二、DDGS的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响随着美国酒精工业的迅猛发展,来自酒精生产的副产物(主要为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也随之增加。在美国,90%的以玉米为酒精发酵原料的副产物用于动物饲料。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动物因此很有可能采食到高霉菌毒素含量的饲料。在酒精生产过程中,玉米的胚乳(占玉米总重的82%)需经历发酵和蒸馏两个过程。经过扎制后,主要的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部分几乎全部留在了副产物中。因此,人们对DDGS中高含量的霉菌毒素并不讶异。一般情况,DDGS中霉菌毒素含量是其原料玉米中含量的3倍。由于饲料原料价格的上升,禽类饲料中DDGS的使用量在过去几十年内快速增长。美国禽蛋协会公布初步研究结果,当饲料中DDGS含量(15%,家禽饲料)达到某一水平后,导致禽类生产性能降低。当禽类出现轻度到中度的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时,将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和生产性能下降。三、霉菌毒素与肠道疾病的关系近几年来家禽从口腔溃疡、嗉囊溃疡到、腺肌胃炎到肠炎过料一系列症状,我们不由深叹,鸡的消化道几乎没有完整无损的粘膜了,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破坏了胃肠道这一天然的粘膜屏障呢?消化道粘膜屏障的破坏,不但造成鸡胃肠道功能的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失调,PH失衡,更重要的是造成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损坏,出现大量的免疫抑制现象,导致疫苗饮水免疫之后,保护率不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不仅造成饲料的巨大浪费,鸡群生长发育受阻,料肉比(严格意义上应该为料重比)升高。甚者抗病力低下,病死率也居高不下,发病范围之大,病程时间之久。
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然而,任何能引起肠道应激的因素均会导致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如应激、肠道疾病(特别是球虫病),肠道寄生虫病(尤其是圆形蠕虫),由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鸡贫血性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或鸡马立克氏病等全都与坏死性肠炎的发生有关。
禽类霉菌毒素中毒被认为影响养禽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损失不仅仅是生产性能的降低,而且免疫抑制导致禽类易感染疾病和死亡率增加。即使呕吐毒素浓度低于欧盟规定的最高水平5ppm,呕吐毒素为诱发坏死性肠炎发生的重要因素。呕吐毒素已取代球虫病成为诱发坏死性肠炎的主要原因。
四、霉菌毒素与疫苗免疫的关系
众所周知,机体通过接种疫苗来获得某种特定免疫力。但霉菌毒素会影响接种疫苗得到免疫力。一份埃及的研究表明,霉菌毒素中毒可能会引起接种抗禽流感病毒疫苗失效。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表现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活性降低、抑制或损害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霉菌毒素减少感染或免疫后的机体内抗体水平,降低了吞噬细胞的活性。霉菌毒素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最终表现为降低机体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激活慢性传染病的发生和降低疫苗的活性。在禽类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存在会导致接种疫苗失效,因此引起诸如传染性法氏囊疾病或腺病毒的发生。
即使饲料中毒素的含量水平很低或低于其毒性表达水平,也会影响正常状况下的机体免疫功能。呕吐毒素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目前常用的评价某种霉菌毒素在体内对免疫调节作用的方法为抗体滴定试验,即在接种常规疫苗后,测定血清中抗鸡新城疫(非传染性疾病)病毒的抗体水平。
研究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或钝化剂能够降低霉菌毒素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试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了镰刀菌素类霉菌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显著降低了机体抗非传染性疾病的抗体水平。而霉菌毒素和霉菌毒素吸附剂或钝化剂试验组的结果表明,该试验组不影响机体内抗非传染性疾病的抗体水平。因此,为了降低霉菌毒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可在被污染饲料中适当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当然,如果能够添加霉菌毒素分解剂乐雏健,不但效果会更快更好,而且还不必担心吸附营养成分。
七、规模化养殖场如何做好霉菌毒素防控?
如何寻找经济有效的方法解决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事实证明,以下方案在防治霉菌毒素方面卓有成效:
1、加强对饲料的保管,防止发生霉变。
2、严禁使用霉变饲料喂家禽。有些养殖户由于舍不得,发霉的饲料加一点脱霉剂后继续使用,殊不知脱霉剂的作用是有限的,已经严重霉变的饲料中含有的大量霉菌和霉菌毒素是不能被完全清除的,而且很多蒙脱石成份的脱霉剂还会吸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高温高湿季节经常在饲料中添加乐雏健,不仅可以去除潜在的霉菌污染,而且可以有效缓解霉菌毒素对肝脏、肾脏的损伤,起到保肝强肾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肠道内环境提高肠道粘膜完整性,彻底消除腹泻、饲料便。
4、使用全价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家禽的抵抗力。
5、严禁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继发真菌感染的机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