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的病害发生频繁,不仅是制约草鱼养殖瓶

-----广告-----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草鱼精养、草鱼套虾、反季节养殖成北方淡水主流模式,但如何才能取得更高产和高效益呢?

文/山东海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黄明孙成彬

天津市西青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樊振中毕洪德王顺

华北地区的以鲤鱼为主的传统养殖结构,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市场变化的挑战,鲤鱼消费受到区域限制外,销量减少,价格波动大,即是价高持续时间也短;以及由鲤鱼疱疹病毒病引起的爆发性死亡,比养殖草鱼的病害风险还大。草鱼精养、草鱼套虾逐步成为常规养殖主流模式;传统的春季集中放养、秋后集中上市的放养模式,产品集中压塘压价,以及气温低运输量大,伤亡少运输成本低,外来商品鱼冲击市场,鱼价降低到全年最低点,养殖户惜售到次年开春5月前后,甚至更晚,基本形成了反季节放养,反季节上市,养殖效益比传统模式高。但是,草鱼的病害发生频繁,不仅是制约草鱼养殖瓶颈,也因频繁用药影响食品安全和污染环境,通过免疫可以降低发病率。山东海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市西青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天津的西青、北辰组织实施了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示范;本次示范初见成效,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示范基本情况

年5月中下旬,天津地区比较往年气温偏高,天气闷热少雨,太阳火热,气温在28~35度。本次草鱼注射免疫防病示范从5月10日~6月12日,分5批次注射湖南水产科学研究所生产的草鱼多联疫苗瓶,注射体重0.15~0.5斤的草鱼种约28万尾,放养水面亩左右,分8个塘口放养;其中,有6个塘口全部注射免疫草鱼种26.3万尾,2个塘口有部分鱼种注射,不足部分补放未注射免疫的草鱼种。注射3天后消毒1~2次,结合连续4天投喂中草药抗菌消炎和免疫增强剂,避免继发性感染和提高免疫应答能力;分2次统计伤亡率和发病死亡率,并随机调查未免疫主养草鱼的发病死亡率,作为比较参考。

1.伤亡率:是指注射后10天左右,因操作不当掉鳞受伤、、鱼种抗应激差、带病注射或继发性感染引的陆续死亡;到6月20日左右逐塘全面清理调查,全部注射免疫放养的6口塘26.3万尾,共计伤亡草鱼尾,伤亡率0.65%。    

2.死亡率:在养殖过程中,因鱼种个体差异、操作不当和疫苗流失、饲料投喂不当、水质恶化等因素,不可避免发生的病害死亡;到9月20日全面统计,全部注射免疫的6口塘放养26.3万尾,共计死亡尾,死亡率为1.52%。

3.未免疫死亡率调查:为了通过免疫与未免疫的死亡率比较参考,随机调查了8户主养草鱼的死亡率,共计放养草鱼种69.2万尾,死亡12.3万尾,死亡率17.77%,如果刻意搜集死亡率较高的养殖户,死亡率超过20%以上。

为草鱼种注射疫苗

综合分析评价

通过注射免疫示范,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初见成效,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靠依据。

1.伤亡率低:在高温条件下注射草鱼免疫,伤亡率仅为0.65%,据报道在推广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操作过程中,伤亡率一般达到10%以上,有的更高,说明本次注射免疫操作过程成熟,尽管注射是生手,很快能熟能生巧;伤亡率的高低与人员操作熟练外,也与鱼种健康和注射后处理有关,如西青王凯养殖场,5月28~29日注射免疫,正是春夏交替发病季节,有发病死鱼现象,伤亡率也才1.16%。

2.降低死亡率:6个全部注射免疫的塘口,死亡率不足1.52%,与未注射免疫的草鱼养殖塘口随机调查死亡率17.77%相比,死亡率降低了11.69倍。

3.降低发病率:全部注射免疫的6个塘总死亡率1.52%,除去注射伤亡率0.65%,因发病引起的死亡率仅有0.87%,大幅度降低了发病死亡率;而调查未做注射免疫的草鱼养殖塘,死亡率达17.77%,以发病死亡率为主;以示范塘中大部分注射免疫和少部分注射免疫2口塘的死亡率可以得到应证,如西青王凯养殖场3号塘,放养草鱼种约3.2万尾,实际注射免疫仅有0.6万尾左右,总死亡率15.63%,其中伤亡率只有0.31%,而发病死亡率达到15.31%,占总死亡率的97.95%,与未免疫的草鱼塘相差无几;建新示范塘,按进购草鱼种数量约9万尾,筛选出少部分不便注射小规格鱼种,实际注射免疫7,4万尾,卸车时有约1万尾左右未经免疫放入鱼塘,总死亡率2.03%,较平均死亡率高33.55%,其中伤亡率0.35%,而发病死亡率1.68%,占总死亡率的82.76%.

4.发病的时间分析:通过注射免疫的塘口,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中下旬~9月上旬,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内外结合、规范用药、用足量不超量、疗程要够、交叉用药、联合用药、不用违禁药”,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复发率不高。而未免疫的草鱼养殖塘调查,一旦发病短时间难以控制,疗程长难断根,或短期复发率高,零星死亡不断,有的从放养零星死亡到秋后,用药频繁。

5.发病的原因分析:注射免疫塘口发病较集中,除天气爆热外,也与当地水质管理长期形成的习惯有关;前期注重施肥施菌,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有机排泄物、氮、磷不断积累,水色较浓透明度低,而忽视补菌补肥(微肥),重用药轻调水,有机物得不到分解,藻类所需的微量元素得不到补充,当地加注新水困难,使藻类和水质老化,以蓝藻、裸藻、甲藻有害藻类占优势,原生动物泛滥;遇爆热天气,水质恶化,养殖鱼类吃食不旺、甚至缺氧和转水,引发疾病,以腮霉、化脓性肠炎和草鱼综合症为主;

注射免疫基本要点

通过示范和借鉴草魚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的经验积累,总结归纳成以下基本要点:

1.注射水温要求:春秋两季注射免疫的水温要保持10度以上,免疫的应答期与水温有关,水温越高应答期越短,水温10度以上的应答期需要20~30天。因此,春季注射免疫,水温回升快,又是鱼种放养大忙季节,如果草鱼种欠缺,价格节节攀升,注射免疫可以抢在水温5度以上进行,但要做好水霉病的防治措施;秋季注射免疫,水温在逐渐下降,要保持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上20天以内,因为要考虑特殊天气降温,水温过低,应答期太长影响免疫效果,可以安排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进行注射免疫;水温超过23度,正是春夏交替鱼病发生季节,气温水温高,伤亡率高;可以选择阴天或雨后凉爽天气进行,并做好消毒等措施,避免继发性感染,也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2.鱼种体质要求:鱼种要求健康无病,抗应激能力强;特别是干鳞、粘液少、容易掉鳞的鱼种,轻者可以提前用抗应激药预防,重者不适宜注射,就是不注射放养,死亡率也很高。

3.鱼种规格要求:个体每斤10尾到1斤重以内的鱼种均可以注射,但是以5~7尾最为上手,注射速度快,人工成本低;个体过小过大操作不方便,注射速度慢,人工成本高;个体太小鳞片细小容易掉鳞,伤亡率高。

4.疫苗配置要求:疫苗的稀释配置,要现配现用,并放置在阴凉处或寖泡在水中;当天未用完的已配置疫苗,放置在保鲜柜内,短时间内可以继续使用。疫苗在保质内存放在保鲜柜内,不能结冰(冻干疫苗除外)、发黑发臭、有霉菌团状物不能使用。控制疫苗稀释浓度、注射数量是免疫效果的关键;每尾鱼种的注射剂量不是越多越好,鱼体的水分比较重,又生活在水中,疫苗注射后短时间不会吸收扩散,针孔也不容易封闭,疫苗容易流失;剂量过大既浪费疫苗,又增加成本,也影响效果;而且剂量过大,对肌肉扩张损伤大,伤亡率高;一般一份(冻干苗)或一瓶稀释到毫升,注射~尾为宜,即每尾鱼注射0.2~0.25毫升,注射剂量少、浓度高、吸收好,同样能达到免疫效果;此外,在配置疫苗中添加适量具有免疫和促进伤口愈合、能被组织吸收的生物活性物质,又称佐剂,使注射疫苗成胶体乳化液,具有吸附储存抗原作用,避免疫苗流失效果更佳。

5.注射操作要求:注射操作要求稳、准、快,每次从暂养网箱中捞入注射盆的鱼种,做到少加勤加,避免长时间叠压损伤和缺氧死亡。

6.注射放养处理:注射后在大容器中寖泡消毒后放养,寖泡药以选择亚甲基蓝最佳,无刺激、安全浓度高、消毒、杀虫、防水霉,又能加快呼吸频率,因有注射先后不容易掌握寖泡时间,安全又不容易缺氧死亡。三天后投喂具有换醒免疫应答功能的物质,因为按体重计算用量极少,可结合保肝利胆、清热消炎的纯中草药拌均匀,每天一次,连喂四天,起到提高免疫双重保险作用;如有带病注射免疫,可结合抗生素投喂。

7.放养水质要求:避免粘性大、有机悬浮物多的老存塘水,在人为搅动下产生大量气泡,附着在鱼体上不能下沉,气泡病漂浮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大量死亡,要求水质清爽。

8.重点提醒:同一鱼塘放养统一免疫的鱼种,不得与未免疫的鱼种混养,否则影响免疫效果,也达不到降低用药、药残、养殖成本的目的。

9.注意安全措施:大水面、水库,水深风浪大,要求穿救生衣等安全措施。注射操作不分年龄男女老少,只要心灵手巧,都可以操作。

免疫防病的发展趋势

1.草鱼的养殖前景:草鱼堪称中国常规淡水鱼第一大养殖品种,也是常规淡水鱼家庭消费首选之一,也是餐饮行业的酸菜鱼、水煮鱼、火锅鱼、万州烤鱼、太安鱼等热门菜式的首选品种;一些地方形成了特色养殖模式,如广东东莞的脆皮脘,成为一道地方名菜;湖南、湖北、江苏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模式,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草鱼销往南方各地;北方地区也逐步改变以鲤鱼为主的传统低效养殖模式,以草鱼为主的鱼虾混养逐步成为主流养殖模式,虾可以避免主养草鱼因市场变化效益降低的风险,草鱼可以避免精养虾因病害造成绝收的风险;南方因精养虾大面积病害猖獗减产,有的甚至转行或养殖其它特种水产品;北方鱼虾套养模式成为虾的新增长点。而且草鱼饲料对动物性蛋白要求不高,原料来源广,符合节约资源型养殖业发展趋势,草鱼饲料市场也成为各大饲料厂家竞争之一。

2.发病率高制约瓶颈:草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养殖环境日趋恶化,草鱼自身抗病能力差,老三病的赤皮、烂鳃、肠炎和草鱼特异性病毒出血病,发病率高,特别是病毒性出血病,治愈率很低,死亡率高;以及饲料和投喂技术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代谢机能紊乱,引起的肝胆综合症和应激综合症,死亡率也高。对于草鱼的疾病防治,尽管饲料企业、动保药业、苗种选育、技术推广部门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草鱼的疾病发生仍然防不胜防,养殖户定期或不定期、不规范投喂抗生素防治鱼病,如全天性、长时间低剂量投喂抗生素药、或超剂量和投喂违禁药品,不仅达不到预防和治疗效果,而且增加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和污染环境,也增加了养殖成本。目前世界公认对动物的疫病防治,通过免疫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途经;据报道日本的水产养殖,必须通过免疫才能发给生产许可证;年中国水产动物保健博览会,华中农学院的知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在会上演讲提出,草鱼土法免疫为我国鱼类疾病免疫防治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呼吁目前提出的生态和药物结合的防治方法,因此加快疫苗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刻不容缓。

免疫推广的思路

草鱼注射免疫防治鱼病技术,注射操作过程繁琐,费工费时,劳动力成本高,放养时间不集中统一,不便组织专业的、熟练的注射服务队伍,养殖户接受程度缓慢,如何加快推广应用,值得探索:

1.增强服务竞争意识:随着对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可养殖水面资源越来越受到限制,渔饲料和动保产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有实力集团扩大到圈控水面资源、苗种培育基地、动保产品、养殖模式、技术服务、无公害鱼基地建设、渔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方向发展。作为中小企业要增强服务竞争意识,虽然不能做到全产业链服务,在以看水、看鱼病的服务基础上;通过调整养殖模式、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提高养殖效益为目标的服务,才能稳定和吸引扩大用户群,企业才能生存发展。

2.做好试验示范,提供免疫有赏服务: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的推广,需要通过试验示范,以点带面,使养殖户自觉的接受免疫技术的推广应用;饲料生产、经销、动保服务单位可以统一采购准备疫苗、辅助佐剂、生理盐水、注射器械、消毒药品等必要的药品和器具,为用户提供合理的有赏服务;在鱼种放养季节,有条件的临时就近培养熟练注射工人,或由养殖户、合作社互助互帮,降低注射免疫人工成本,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

3.提供优质苗种,集中免疫配套服务:由于草鱼的苗种来源不一,近亲繁殖等因素影响生长和抗病性能。草鱼作为养殖量和消费量最大、发病率高、用药频繁的常规养殖品种。因此,希望有实力和有发展战略眼光的饲料企业,应该在养殖水面集中区,承租鱼塘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纯系草鱼苗,培养不同规格的苗种;向养殖大户、合作社提供优质苗种,培育成规格鱼种,统一集中免疫服务,就近培养熟练注射操作工,节约人工成本,有利于快速大面积推广。在北方地区,山东海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尝试和推广在草鱼集中产区或在鱼种集中放养季节,就地临时组织小红帽服务队,开展草鱼注射免疫服务来提高养殖成功率,并推广免疫1龄小草鱼+鲫鱼+虾+熟化饲料养殖模式的养殖户也取得成功。

据初步测算为用户提供1万尾草鱼免疫技术服务,可稳定或新增鱼料销量18~22吨左右;扩大动保产品服务水面10~20亩;而且通过免疫,从鱼种放养到产品上市,死亡率每降低10%,可降低饵料系数0.10~0.20左右,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和效益不言而喻。

4.主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政府水产主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协调养殖区域内的饲料生产、销售、动保服务单位和个人,利用销售群、用户群、服务群优势,实施推广草鱼免疫防病技术,减少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确保食品安全。并列入健康养殖项目申报,加强检查督促,总结表彰先进,从资金上扶持补贴,并帮助养殖基地申报无公害鱼品牌,提高商品鱼的经济价值,才能持久得到普及推广。

聚焦

回顾

鲜海参暴涨%!今秋辽宁几乎无参可捕,价格创近10年新高!霞浦拉缸盐涨得厉害

广东饲料涨价潮今夜会全线引爆吗?豆粕猛涨已近元/吨,协会建议厂家立即上调料价-元/吨

鱼料、蛙料最高又涨元/吨!全线暴涨如箭在弦上,豆粕持续狂飙!要冲破元/吨?

来了!鱼料最高涨元/吨!豆粕再暴涨冲元/吨,饲料全线涨价潮即将来临?

风雨雪交织冷冷冷!冷空气持续“补刀”,多地气温跌跌跌最低0℃,南方要变阴冷

拆拆拆停不了!4万多口不复在鱼价即飞涨?四川、湖北、福建、广西、海南等又大批拆除网箱!全国全线启动养殖污染源普查

海盐兑淡水养殖海水鱼,成本还很低,这条“热水鱼”在西藏也能养殖?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

fishfirst.cn。

未获书面许可,一律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zlmjdy/79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