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英雄之九倒霉的高丽上

皇太子战败,逃奔太原。孛罗帖木儿进入大都,妥欢帖睦儿只得任命孛罗为中书右丞相,节制天下军马,他的干部一律进入中枢——老的沙为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儿为御史大夫。

第二年也就是至正二十五年,憋屈了一年的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下令扩廓帖木儿起兵讨伐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多神勇啊?大败孛罗帖木儿。七月,孛罗帖木儿被刺死于宫中,余党被杀。九月,皇太子和扩廓帖木儿并辔入京,妥欢帖睦儿又任命扩廓帖木儿为中书左丞相。

眼看着安定了,不行,奇皇后又出来闹事了。奇皇后要扩廓帖木儿逼老公妥欢帖睦儿把皇位让给儿子爱猷识理达腊,扩廓帖木儿就不依了,这不是犯上吗?他血脉里的汉文化又在起作用了。

这个奇皇后不是汉人、不是蒙古人、不是色目人、不是南人……她是国际友人,高丽国来的女棒子。

她是一个高丽贡女,进贡来的礼物之一,只不过跟其它礼物——娃娃参、明太鱼、酱狗肉不同,她是活的。

这丫头姓奇,聪明伶俐,长得又漂亮,不仅会做泡菜,会做海带汤,还会唱阿里郎和桔梗谣——前面不是说过,妥欢帖睦儿在高丽呆过几年吗?就给她起了个蒙古名字完者忽都。整个后宫里,就他俩能说话,谁也听不懂他俩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是啥意思,只是从完者忽都羞红的脸颊可以断定妥欢帖睦儿在说裤腰带以下的事呢。

一来二去,上床了。

人家说当今的女人是要不能干,要不能干,这个完者忽都就是既能干又能干;

人家说当今女人在床上要不什么都会,要不什么都不会,这个完者忽都是有时什么都不会,有时什么都会;

人家说当今女人要想活好必须活好,完者忽都因为活好所以活好。

总之,妥欢帖睦儿爱死这个“思密达”了。

这事被皇后答纳失里知道了,她怒不可遏地把完者忽都召来,一顿蘸水皮鞭,抽的她婉转哀啼,遍体鳞伤。

以为造化都此结束了,谁能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年,答纳失里的兄弟谋反,牵连着她也被毒死!

妥欢帖睦儿本来打算立刻封她为后,但丞相伯颜极力劝阻,说你怎么也不能弄个女棒子做皇后呀?没辙,立了一个叫伯颜忽都的蒙古女人为后。虽然没立她为后,但妥欢帖睦儿基本上都是在完者忽都那边睡觉。

于是就生了一个儿子:爱猷识理达腊。

知道了吧?爱猷识理达腊有一半棒子血统!

生下龙子自然牛逼,更不把皇后放眼里了。她身边有一个叫朴不花的太监,现在该说说这个朴不花了,一看这姓就知道产地了吧?没错,也是棒子国的,不仅如此,还是完者忽都幼年时的邻居。

前边已经有几处提到过宦官朴不花在宫里结党的事,颇有权势。他之所以能够成为重要的权臣,和他的悲怆经历是分不开的。而他个人的悲怆经历,又与他民族、国家的悲怆经历分不开——要不我们的总书记怎么列出一个三好等式呢?

我们官方大员以及外交部发言人在谈到日本问题时有过一句听起来非常无奈的话:邻居是不能自己选择的。

这其实也是最让高丽悲催的了。

中国有句不成体统的老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用在高丽和蒙古的关系上,还真是严丝合缝。

早在元朝建立以前,弱小的只是擅长腌渍泡菜和唱桔梗谣的高丽就不得不面对强悍的弯刀闪闪马蹄踏踏的蒙古。年,契丹首领率领九万兵马起来反抗蒙古,在成吉思汗大军的痛剿之下窜入高丽。成吉思汗闻之大喜,遂在年以追击契丹军队的名义进入高丽。蒙古军队可不管面对的是契丹叛军还是棒子兵,一律照死了揍。契丹败降,蒙古强令高丽与其建立正式的朝贡关系,并与高丽签订“两国约为兄弟,万世子孙无忘今日”的友好条约。高丽君主在问了一大堆“这是为什么呢”之后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这是蒙古人第一次揍高丽。

蒙古和人家的朝贡关系和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对朝贡关系国要的是面子好看——你来朝贡就证明了我是牛逼的,因此不在乎你给我带来了什么礼物,相反,我要大大地多多地给你礼物。

这种傻事蒙古人是从来不做的,他对他的朝贡关系国就一个字:要。不断派遣使臣上门索要财物,不仅数额巨大,还不容你面露难色,动不动就以战争相威胁——给不给?不给就揍了啊!史籍里记载着这伙人极其不尊贵的行径——“十四年(年)九月,皇太弟、国王及元帅合臣、副元帅札喇等各以书遣宣差大使庆都忽思等十人趣其入贡,寻以方物进。十五年(年)九月,大头领官堪古苦、着古欤等复以皇太弟、国王书趣之,仍进方物。”十六年(年)一年间,高丽向蒙古国进贡1万领獭皮、匹细紬、匹细苎、1万斤绵子、i丁龙团墨、管笔、10万张纸等。十七年(年)十月,“诏谴着古欤等十二人至其国,察其纳款之实。”十八年(年)八月,“宣差山术等十二人复以皇太弟、国王书趣其贡献。”这一时期,高丽国王在蒙古国强大威势的逼迫下,不得不向蒙古国进献方物,所进献的主要是高丽的物产,还好,没有人员的贡奉。

那时候的蒙古人四方征讨,属国高丽就成了他的总后勤部——缺粮缺钱缺兵一律跟朝鲜人要。钱实在是不够花了,高丽王想了个办法,挖金子!派了上万民工去稷山挖了两个多月,挖到多少?7两9分金子!

高丽蕞尔小国,物产有限,哪儿禁得住蒙古这么折腾呀?时间长了,朝野间敌视蒙古的情绪就油然而生了。

年,一个蒙古使者在出使高丽返回的途中被杀。杀死使者在蒙古人看来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曾多次为此与别国开战。但这次蒙古人似乎十分克制,没有任何报复的举动,以至于让高丽人沾沾自喜了好几年。他们不明白,这是因为蒙古人一时腾不出手来——先是蒙古大军西征,接着成吉思汗又在征讨西夏的战争中逝世,就把报复拖下来了。直到年,六年过去了,蒙古人又想起这回事了,正好也没事,都闲着呢,蒙古大汗窝阔台命麾下大将撒礼塔率师进攻犯上作乱的高丽。

蒙古铁骑打高丽人那就跟狼撵羊羔子一样,撒礼塔连战连捷,一直打到高丽国的王城之下。那时高丽的国王是高宗,眼看着蒙古人就要破城了,他们都知道蒙古人破城之后要干什么,怂了,赶紧投降议和。蒙古军队这回还真是仁义之师呢,带上巨额财物珠宝回家了,只在高丽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留下了72名负责人,蒙语叫“达鲁花赤”。

这是蒙古人第二次揍高丽。

蒙古骑兵走了,高丽人民就开始愤怒了——凭什么由蒙古人担任我们的省长市长县长呀?我日你个思密达!愤怒的结果是蒙古人留下的“达鲁花赤”没多长时间就全让棒子给弄死了。

这回该轮到蒙古人愤怒了,蒙古大军立刻前来讨伐。高丽国王在权臣崔怡的游说下决定迁都到江华岛上以避蒙古兵锋——蒙古人都是旱鸭子,你眼看着我在岛上也来不了,气死你!气死你!

蒙古军果然无法上岛,真气的够呛,而且连主帅撒礼塔也被一个高丽和尚给暗杀了。这场战事类似于我们“教训”越南,越南得到教训不假,我们也伤亡惨重,就算打个平手吧。

平手这样的结果是蒙古人所不能接受的,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平手”这个词。或者胜利,或者失败。

年,蒙古大军占领高丽的庆尚道和全罗道。真还不能小看棒子国的民族精神,老百姓的抵抗非常顽强,高丽王室也在江华岛上修起了工事——万一这几年有蒙古人学会凫水了呢?

战争打了三年,高丽盯不住了,被迫向蒙古人投降。这回蒙古人也学聪明了,要高丽国王用一个家族人员去蒙古做人质——别想再跟我玩儿邪的。

高丽照办了,于是蒙古撤军。

可谁知道就又上当了呢?蒙古人回去一查,这他娘的人质跟高丽王族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蒙古人气坏了,立刻再次发兵攻入高丽。高丽国王立刻又怂了,再次投降。这回蒙古人提的条件就不一样了,首先他要求高丽国王离开那个破岛,然后清除海上的高丽舰船,再然后就是弄个真王子来做人质。

高丽国王采取了泡蘑菇战术,死缠硬泡不想从江华岛上搬出来——全凭你不会凫水保命呢!但其他条件都答应了,特别是人质问题,不仅送去了一个正宗的王子,还搭上了十个贵族的孩子。

这是蒙古人第三次揍高丽。

但蒙古人依然不依不饶,因为你的王室还没有从那个破岛上搬到陆地上,你这就是成心气我。搬不搬?数三下,……开打。

年,蒙古第四次进攻高丽,要求高丽王室不仅必须从那破岛上滚出来,而且还要求来蒙古做人质。打了半年仗,蒙古的大汗贵由汗死了,休兵。

年,蒙古新的领导集体诞生了,蒙哥就任大汗。他坚决按既定方针办,一上任就要求高丽王室立即从那破岛上搬出来,搬到蒙古来做人质。高丽断然拒绝,于是蒙古在年大举出兵占领高丽。不得已,高丽的国王高宗只好同意搬出江华岛,并将世子安庆交给蒙古做人质。

这是蒙古人第五次揍高丽。

高丽棒子有个不大好的毛病——答应了的事总不去兑现,偏偏又遇到特别爱较真儿特别爱动粗的蒙古人,比如说蒙古人就烦高丽王室躲那破岛上不出来,几次动武都是为了这事。可每次高丽人都答应说这就登陆这就登陆,可就是光说不做。要说蒙古人也真够死心眼的了——拿出一年功夫练凫水,狗刨儿也成呀,就说一年学不会,笨点儿,五年足够了吧?学会了派十万大军一个猛子扎下去,还不把丫全都拿下?

偏要找别扭!

这不,蒙古人知道高丽国王仍然呆在江华岛上没下来,又火了。这次火可是大火,在年到年这五年时间里,连续发动了四次对高丽的大规模军事打击,柔弱的高丽不可能经得住这样一顿胖揍,他们没有同仇敌忾,而是在严厉的打击下分成了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主和派主张接受蒙古的条件,宣布投降以保存国脉。而以权臣崔怡为首的主战派则决心抗战到死。主和派是文官,主战派是武将。主战派坚持抗战的结果,给高丽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兵火过后,满目疮痍,尸横遍野。不少地方的士绅们为了自保,纷纷成立了类似维持会那样的组织,争着向蒙古军队输诚。既然老百姓都已经认贼作父了,大臣们也就不愿落后。同时,主和派也听到了这样一个不祥的消息——蒙古人正在策划另立在蒙古做人质的高宗世子安庆为高丽新君,如果成为事实,整个高丽王朝就立刻化为乌有。在这种情况下,主和派串联其他大臣发动了政变,杀死了主张坚决不上陆地死守江华岛抗战到底的崔怡,整个王室出来向蒙古投降。

这种城下之盟肯定没有什么条件好谈,如同当年战败的日本面对盟军一样。高丽国王在蒙古单方面拟定的协议书上签字画押,内容大致是——高丽从此成为蒙古的藩属国、蒙古方面承诺保留高丽原有的政府体系和传统文化,“从其国俗,自奏选属官”等等。

一个独立的高丽不存在了。

可就这还不算完,年,高丽将领赵晖和卓青领着几个同党杀了都兵马使慎执平和录事全亮,把高丽的和州(今朝鲜咸镜南道金野郡)献给了蒙古。蒙古人自然很高兴,当即在和州设立双城总管府,让大叛徒赵晖做了总管,二叛徒卓青做了千户,而且是子孙世袭。

双城总管府是蒙古入侵高丽,然后在高丽土地上建立的政权。这个政权一直存在了整整一百年,直到倒霉的元顺帝妥欢帖睦儿时代,高丽人才从蒙古人手中夺回了这块土地。

背叛祖国投降元朝的高丽人可不止他们两个,年,高丽平壤都统领崔坦、李延年等率领包括平壤在内的五十座城池归附元朝。这样一来,平壤、双城总管府和济州岛都成了元朝的领土。两年后,忽必烈下诏把平壤划归内地,改名为东宁府。一直到14世纪中后期,高丽才重新控制这些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高丽人的厄运并不是始自蒙古人。早在汉朝初年,汉武帝便占领了大半个朝鲜五十余年。高丽人也不是省事儿的主,趁着五胡乱中华,他也兴致勃勃的来打劫了,占了辽宁吉林的不少地方。后来隋炀帝、唐太宗又接着几征高丽,又打下了大半个朝鲜半岛。

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其中一部分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定居东北境内。自19世纪中叶起,陆续有较多的朝鲜人迁入,尤其是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荒后,大批朝鲜人迁至延边等地。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又有大批朝鲜人迁人中国东北各地。

年的春天,高丽的国王高宗挂了,忽必烈派兵护送在元大都做人质的世子安庆回国即位,他就是后来的高丽元宗。元宗等于是在北京长大的,一口京片子,自然十分亲近元朝。他登基后,高丽的领导干部们就分成了两大派——亲元派和反元派。就如同后来的北朝鲜有亲华派和亲苏派一样。反元派势力挺大,把元宗给废了。忽必烈哪儿能干呀?问你们是不是皮又痒了?棒子们凛然不能言,元宗复位。后来忽必烈也烦了,既然不好好过日子就算了,下令高丽国降格,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尚书省和中书省都改为佥议府,枢密院改为密直司,御史台改为检察司,吏部和礼部合并改为典理司,刑部改为典法司,部长直接都变成司长了。不仅如此,高丽的庙号制度也废了,陛下改称殿下,太子改称世子,奏改为呈,赦改称宥。

高丽由国家变为元朝的行省了。

咱们汉人读到此切勿幸灾乐祸,蒙古人对汉人和对高丽人是一模一样的。

—END—

文章皆为作家原创作品

扫描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zlmjdy/71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