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药物最伤肝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发生在服药后4~8周。患者可感知的症状为全身乏力、厌食、厌油、恶心、尿黄、目黄、皮肤黄染、肝区疼痛等。下面几类药物是临床常用、可引起肝损伤、易被患者忽视的药物。

1、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所引起的肝损伤,以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为主。其中,临床报道较多的品种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舒林酸、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等。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主要用药风险是胃肠道出血,很少引起肝损伤。

正常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不良反应罕见。但由于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若超剂量(>2g/日)服用可引起急性肝衰竭。过量的早期症状是恶心、呕吐、嗜睡或出汗。需提醒的是,肝区疼痛在24小时内并不明显。

2、磺酰脲类降糖药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以及急性肝炎样反应。需特别警惕的是,中成药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

3、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中的氟氯西林、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能引起可逆性肝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但发生率很低。长期(>14天)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可能与克拉维酸有关,有肝功能异常病史者不宜使用。

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具一定的肝毒性。红霉素的酯化物更易引起胆汁淤积型肝炎,发生率可高达40%,特别是依托红霉素,可能与酯化物的超敏反应有关。阿奇霉素的肝毒性较小,但肝肾功能异常者仍需慎用。

5、四环素类抗生素

常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替加环素等。四环素类可引起致命的伴有胰腺炎的肝毒性。替加环素需静脉给药,已有引起胰腺炎,包括死亡的报告。

6、口服抗真菌类药物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需连续服用3个月;口服特比萘芬治疗指甲真菌感染的疗程为6周,治疗趾甲真菌感染的疗程为12周。两种药物均可引起致命性的急性肝衰竭,建议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若出现全身乏力、肝区疼痛等肝炎症状时立即停药,并就诊。

7、他汀类降脂药

他汀类有剂量依赖性的肝毒性,国内说明书要求定期监测肝功能。他汀类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而且很少引起严重的肝损伤。因此,当服用某种他汀引起转氨酶升高时,可以采取减少剂量、隔日用药或更换为其它他汀药物的方法继续进行降脂治疗。

-

健康咨询,住院预约,请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zlmjdy/28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