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金针菇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高的,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金针菇可能会产生一切其他杂菌,与金针菇一起争养分。这时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金针菇的主要杂菌有哪些?以及如何防治?
木霉:木霉,俗称绿霉或青霉等,是发生最普遍的杂菌,由于生产条件的一致,往往导致成批污染,甚至可造成毁灭性的污染。防治措施:第一,对小斑点性、斑块性污染,可采取注射倍赛百09溶液药物予以杀灭的办法,只要杀死霉菌,该袋仍可继续出菇,尚可挽回大部分损失。第二,对大斑块性污染,也可注射药物,但需加大用药量。
第三,对成片性初发污染,可采取药物浸洗方式,即将菌袋褪去塑料膜后置于倍赛百09药液中浸过,然后单置发菌。第四,对发现偏晚、污染严重的菌袋,使用药物已无济于事时,可作为废料处理。
链孢霉:又称面包霉、红霉菌等,是专门发生在熟料生产上的杂菌。链孢霉的长速极快,而且污染以及后续污染较重,一旦处理不当,原培养室及其周围很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形成连续污染;并且,对该霉菌,目前尚无药物可以进行有效杀灭,所以,成为污染源中最为严重的霉菌之一。
基本防治措施:除对环境进行有效消杀外,进行下述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第菌袋培养期间,每3~7天喷洒一次防杂药物很有必要;具体药物浓度可根据季节、环境状况等确定,一般百病傻不低于倍,赛百09不低于倍。第二严格检查剔杂过程。接种后的菌袋在3天后即可例行检查,并严格剔杂操作,发现有链孢霉污染迹象时,即应剔出菌袋单独处理。第三,发现袋口长出橘红色链孢霉孢子团时,不可随便移动,可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使用方便塑料袋之类,自上而下轻轻套住污染菌袋,慢慢移出培养室,不可使气流移动很大;是将废布类浸透废柴油、废机油之类,将污染袋轻轻包住,之后再移出培养室予以处理,不可在培养室中进行处理。第四,移出菇棚外的污染袋,可采取两种处理办法,一是焚烧,二是深埋,或埋土一段时间,链孢霉暂时失活后,将菌袋倒料,晒干后可以继续利用。注意不要是污染菌袋随意暴露空间。
注意事项:
(1)预防性用药应视温度等条件确定喷药的间隔时间,不要机械地规定几天喷一次。
(2)一旦发生链孢霉孢子团后,不要对其直接喷药,因为其孢子将会借助喷雾气流四处散发,而形成扩散性污染,一旦扩散、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3)发生链孢霉污染的培养室,一是不能使用扫帚扫地,清理卫生时宜用带水拖布进行擦洗,最好能单独配兑倍百病傻溶液进行擦洗,以强化杀菌效果。
(4)链孢霉的杀灭,一直没有正规企业推出安全有效的药物,令人遗憾。曾有人采取传统的杀菌药物对链孢霉进行杀灭试验,效果比较理想。
毛霉:毛霉有着极强的活力,在不断进行的药物防治试验中,该菌的杀灭难度较大,并且,由于该菌的菌丝发展速度极快,仅仅2~3天即可全部占领料面,因此更是增加了防治难度。防洽措施:生产中一旦发现毛霉污染,即应迅速剔出培养室,使用赛百09药物~倍溶液等药物浸洗菌袋,待药液被吸收后,再撒以石灰粉覆盖,然后作为废料处理。杂菌污染,其途径或原因无外乎是菌丝抗性差、环境及菇棚杂菌基数偏高、菇棚过于潮湿、通风不良和操作不当以及预防不到位等。
处理措施:强化技术培训,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操作技术;下批栽培更换脱毒菌种;彻底清理环境,尤其多年的老菇棚,更须严格消(毒)杀(菌)处理,室外预防性杀菌用药主要有多菌灵、百菌清等常规广谱性药物,棚内主要用百病傻、赛百09等;发生污染的菌袋,可采取赛百09药液浸泡或药粉或高浓度溶液涂刷的办法予以处理;加强通风,降低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