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临床处理根据病人情况非常灵活.我今天简略讲一下湿疹的病因,诊断,治疗,转诊,和预防。
首先是病因:原因不明,遗传明显,环境有关。发病机制不清楚。湿疹的原因不仅仅是过敏,但过敏可能是湿疹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孩子很小的时候。宝宝几月龄有明显的湿疹,大多查出有食物过敏。如果孩子只进食奶,可能对奶过敏或不耐受。
我有一个五月龄宝宝的妈妈吃了香蕉,宝宝全身长风疹块,给宝宝查了过敏实验:她对香蕉4度过敏,非常强。转诊过敏专科医生,宝宝用了很多抗过敏药效差,后来妈妈避免吃香蕉,宝宝湿疹就好多了。
常见过敏食物有以下五种:海鲜、奶制品、豆类、鸡蛋、坚果类。
另外尘螨,动物毛发、霉菌也是小宝宝湿疹常见的过敏原。很多环镜因素会诱发湿疹发作,如房间太干太热、孩子情绪高涨,哭闹,过度洗澡洗后又不擦皮肤润滑剂。在美国很多孩子每天洗澡,有的一天洗两次,有的隔一天洗一次。洗澡用温水,洗完之后用皮肤润滑剂把孩子擦得油光光的就多不会有问题。
一进一出:湿疹的病理是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一方面保不住水,水分外渗;另一方面,皮肤挡不住外界的刺激物、过敏原、病原体侵入。
诊断: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干痒、有家族过敏史,要想到湿疹。
湿疹多为慢性,几个月、几年、一辈子不等。不少食物过敏引起的湿疹,随着年龄增长对食物的敏感性减低,湿疹慢慢好起来。但是花生、坚果类过敏引起的湿疹很难痊愈。环镜因素改善可减少湿疹的发作。
湿疹很多是遗传性的,可以好好坏坏一辈子。年幼孩子初发严重湿疹可形成由湿疹-过敏-哮喘-哮喘控制不好致成年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一环扣一环。
治疗主要有四大方面:避免诱因、保湿止痒、抗感染治疗、家庭教育。
湿疹是慢性复发性疾病,爸爸妈妈都很着急。严重的湿疹一定要告知爸爸妈妈,三联症、四联症一环扣一环,会由湿疹到过敏到哮喘,哮喘控制不好,到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最后需要用氧气。
避免诱因
对奶过敏:如果宝宝两三个月出现湿疹,大多数是对奶过敏,配方奶或母乳。对母乳过敏不严重,用对症治疗方法可以控制,一般不停母奶。配方奶过敏轻可用低敏的配方奶,严重者可以用纯氨基酸奶。
易过敏的食物:奶、花生、豆类,坚果、鸡蛋、海鲜类。宝宝有母乳过敏妈妈可每种易过敏的食物停五天,如果宝宝湿疹减轻,妈妈就长期停掉这种食物;,如果宝宝湿疹没有减轻,就把食物放回妈妈食谱,停另外一种。这种方法一般有效性只有10%~20%。
不能过早加辅食: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六个月加辅食,特别是早产儿或有过敏的孩子。有过敏的孩子先从蔬菜开始加,无过敏可以先从米糊开始。加一样等五天(一般进食药物或食物其效用五天达到高峰),没有问题的话再加第二种食物。
关于辅食:中国父母很多喜欢早早给宝宝加上鸡蛋。美国婴儿是绝对不给鸡蛋。鸡蛋、海鲜、坚果都是要满一岁才加。有的教科书讲到孩子有明显的过敏,容易引起过敏的鸡蛋、海鲜、坚果要到两岁才加。只是中国的爸爸妈妈不太能接受。
其他过敏源:注意清理尘螨、动物毛,猫和狗的毛发,很不容易清干净,有时猫狗呆过的房间毛发可能存在十年以上。霜剂、香皂、沐浴液、洗衣粉也可能是诱因,都应注意。家居凉爽、通风、清洁,洗澡水温不要太热,穿全棉宽松的衣服。洗澡不需要每次都用香皂/沐浴液,一般一个星期用两次。房间里太干太热,容易有湿疹。中国的爸爸妈妈喜欢把孩子包得里三层外三层,其实宝宝喜欢温度比你低一点,湿度保持50%左右,有助宝宝的皮肤保湿。
保湿止痒
润肤剂:越油越好,水剂润肤剂含80%的水,霜剂50%的水,我的病人都叫我凡士林医生。纯凡士林不含水。但有些孩子皮肤不是那么适应纯凡士林,可以加一点霜剂(宝宝霜剂),先在手脚上抹一抹,第二天再在身上抹。还有一种是50%的凡士林油,宝宝多能更好适应,但是对于严重湿疹的宝宝不够油润。
润肤剂一定要擦8~10次,我告诉爸爸妈妈要保持皮肤24小时都有润肤剂,坚持48小时就能看到效应。有的爸爸妈妈每天只擦一两次,看到好一点就不擦了,回来告诉我说没用,我就告诉他你先擦48小时之后再来告诉我有用没用。
不同的宝宝有不同的应对,要告诉爸爸妈妈,你的孩子就是一个小个体,我先用这个药看一看,你也可以试一试其他的皮肤制剂,先在小手小脚上试一试,找到最好的。
(1)口服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多是对急性发作。在美国我们用苯海拉明最多。皮肤痒的时候才用,口服每次每公斤0.5~1mg,6~8小时一次啊、。第二代抗组胺药用得最多的是氯雷他定和西普文嗪。小婴儿小于2岁是2.5mg一天一次,2岁以上5mg一天一次,6岁以后用到7.5mg,8~10岁后就给成人剂量10mg一天一次。不过你们应该参照中国厂家的剂量。
(2)局部激素:激素有弱中强三种。因人、因症状严重性和因家庭社会因素而不同。小宝宝的皮肤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敏感有的不敏感,一般激素都从小剂量开始(除非是特别焦虑的爸爸妈妈,要下个重磅炸弹)。
我用的最多的是氢化考的松,1%滴度,2.5%是弱剂型,在美国0.5%的没有油剂,建议用油剂效果更好。孩子胸背肢体我从1%~2.5%氢化考的松油剂开始,可加到中效,需用强效时我就转诊皮肤科医生。面部是从0.5-1%氢化考的松油剂开始,可加到2.5%,脸上要用到中强度激素时,我建议转诊。
一般急性亚急性湿诊用局部激素都是一天2次,然后再调整强度。要教育好爸爸妈妈怎么调整激素强度,脸上从低到高0.5%到1%到2.5%,好转了之后一两天开始减量,减量后湿诊又加重可以又开始加量。胸背肢体从1%~2%的氢化考的松油剂开始。我一般用药比较简单,只用几种剂型,效果不错。
(3)局部钙、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这是二线药,两岁以上可以用。一般对急性湿诊效果不太好,和激素一起用会有一些附加作用。单独用的时候没有激素好,维持治疗效果不错。动物实验显示致癌,没有人体致癌报道。
接着上次的继续讲剩下的两种治疗。
随笔
有的医生很会大拼盘,三四种皮肤制剂一起上,我最怕几种不同性能的皮肤用药放在一起,万一有反应,不知道什么造成;万一好了,不知道什么有效。美国的复合制剂,很多时候激素量都很高,我不知道中国的复合制剂。对于小孩子,激素水平太高,副作用就会增加。
在中国有段教育寻常型白癜风图片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