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一
1、题干: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共价键合和非共价键合两大类,以共价键合方式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药物是()
A、美法仑B、美洛昔康C、雌二醇D、乙胺丁醇E、卡托普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共价键键合类型多发生在化学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上,例如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与DNA中鸟嘌呤碱基形成共价结合键,产生细胞毒活性。
A.吡啶环B.氢化萘环C.嘧啶环D.吡咯环E.吲哚环
2、题干: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含有的骨架结构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洛伐他汀含有的骨架结构式氢化萘环
A.吡啶环B.氢化萘环C.嘧啶环D.吡咯环E.吲哚环
3、题干: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瑞舒伐他汀含有的骨架结构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瑞舒伐他汀也是全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其分子中的双环部分改成了多取代的嘧啶环。
A.吡啶环B.氢化萘环C.嘧啶环D.吡咯环E.吲哚环
4、题干: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含有的骨架结构为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含有的骨架结构为吲哚环。
A.吡啶环B.氢化萘环C.嘧啶环D.吡咯环E.吲哚环
5、题干: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含有的骨架结构为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含有的骨架结构为吡咯环。
药学二
1、题干:两性霉素B抗菌作用的主要机制为
A、改变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B、抑制核酸的合成C、抑制叶酸的合成D、抑制真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E、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两性霉素B能与真菌细胞膜类固醇结合,增加膜通透性,引起胞浆内容物外漏,使真菌死亡。
A.制霉菌素B.卡泊芬净C.特比萘芬D.氟胞嘧啶E.伏立康唑
2、题干:棘白菌素类抗菌药包括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棘白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多烯类为制霉菌素;嘧啶类为氟胞嘧啶,丙烯胺类为特比萘芬
A.制霉菌素B.卡泊芬净C.特比萘芬D.氟胞嘧啶E.伏立康唑
3、题干:三唑类抗菌药包括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三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
患者,女,66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39℃,伴寒战;无咳嗽、咳痰。于门诊阿莫西林抗感染治疗4日无改善,遂转入院治疗。入院查体:38.8℃,R21次,BP/70mmHg,HR次/分。神清、精神差、颈软,咽不红、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啰音。查血常规白细胞13.4X/L,中性粒细胞82.1%,胸片、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每6小时一次。
4、题干:氟康唑对其无抗菌活性的真菌是
A、小孢子菌属B、克柔念珠菌C、卡氏枝孢菌D、白色念珠菌E、新型隐球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氟康唑的抗菌谱包括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糠秕马拉色菌、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斐氏着色菌、卡氏枝孢菌等,但对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霉菌属不敏感。
患者,女,66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39℃,伴寒战;无咳嗽、咳痰。于门诊阿莫西林抗感染治疗4日无改善,遂转入院治疗。入院查体:38.8℃,R21次,BP/70mmHg,HR次/分。神清、精神差、颈软,咽不红、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啰音。查血常规白细胞13.4X/L,中性粒细胞82.1%,胸片、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每6小时一次。
5、题干:应用美罗培南治疗3天,患者仍有高热、寒战,CT回报两肺下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真菌-β-D-葡聚糖pg/ml,考虑真菌感染,加用氟康唑。关于氟康唑,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氟康唑是肝药酶诱导剂B、氟康唑对曲霉菌有效C、氟康唑用于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D、氟康唑主要经胆汁排出E、氟康唑首次使用不需给予负荷剂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侵袭性念珠菌病:由念珠菌侵犯内脏器官所引起的感染。对深部和播散性的念珠菌感染的治疗:近期未用过唑类抗真菌药且临床情况稳定的念珠菌(光滑和克柔念珠菌除外)感染,首选氟康唑。
药学综
1、题干: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选择的主要依据
A、残尿量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C、雄激素的水平D、雌激素的水平E、日尿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应首先明确治疗指征,先排除类似BPH的疾病,并应依据前列腺的体积大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高低来确定预防性或联合治疗性应用5α还原酶抑制剂。
2、题干:用于前列腺增生症的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为
A、奥昔布宁B、特拉唑嗪C、依立雄胺D、托特罗定E、以上均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知识点。通过抑制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是α1和α1D),减轻前列腺张力和膀胱出口梗阻,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目前应用的是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阿呋唑嗪、特拉唑嗪)和高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本题选B。
3、题干:为了减少α1受体阻断剂的副作用,适宜的服药时间是
A、早餐前B、早餐后C、晚餐前D、晚餐中E、晚餐后临睡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α1受体阻断剂如多沙唑嗪、阿呋唑嗪、特拉唑嗪等,不良反应包括直立性低血压(伴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眩晕、头痛、乏力、困倦、逆向射精等。所以一般建议是睡前服用。
4、题干:患者,男,67岁,既往有动脉粥样硬化史,因尿频尿急入急诊,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血压/mmHg,前列腺增生>65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在控制血压同时,为了缓解症状,患者可选用药物为
A、吲达帕胺B、氢氯噻嗪C、度他雄胺D、特拉唑嗪E、非那雄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使用α1受体阻断剂,尤其是与降压药合用时,要注意监测血压,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5、题干:18.关于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α1受体阻断剂可快速起效B、M受体阻断剂可减少残余尿量C、5α还原酶抑制剂可缩小前列腺体积D、5α还原酶抑制剂可使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降低约50%E、5α还原酶抑制剂可长期使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M受体阻断剂是主要作用于M2受体和M3受体的阻断剂,包括奥昔布宁、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用于针对伴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的BPH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是口干、便秘、尿潴留等。
法规
1、题干:关于国家药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健全药品安全监管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覆盖药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B、完善药品安全监管的组织体系建设,以形成系统的药品安全监管体系C、加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管理,强化药品过程质量监督管理D、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多措并举,切实把药品安全风险降为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任何药品的安全性都是相对的,药品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故D错误
2、题干:根据药品安全风险的分类,不合理用药导致的风险属于
A、自然风险B、人为风险C、固有风险D、必然风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药品安全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药品安全的自然风险,又称“必然风险”“固有风险”,是药品的内在属性,属于药品设计风险。药品安全的自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和药品的疗效一样,是由药品本身所决定的,来源于已知或者未知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安全的人为风险,属于“偶然风险”的畴,是指人为有意或无意违反法律法规而造成的药品安全风险,存在于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各个环节。人为风险属于药品的制造风险和使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不合理用药、用药差错、药品质量问题、政策制度设计及管理导致的风险,是我国药品安全风险的关键因素。
A.有效性B.均一性C.安全性D.稳定性
3、题干: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反映了药品的
A、AB、BC、CD、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药品的安全性是指按规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大多数药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只有在衡量有效性大于毒副反应,或可解除、缓解毒副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该种药品。
A.有效性B.均一性C.安全性D.稳定性
4、题干: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反映了药品的
A、AB、BC、CD、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药品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
A.有效性B.均一性C.安全性D.稳定性
5、题干:每一单位产品都具有相同的品质,反映了药品的
A、AB、BC、CD、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药品的均一性是指药物制剂的每一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要求。
今天的练习就先到这里啦,小伙伴们记得去文章回复打卡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