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青霉烯酶快速检测方法介绍Carb

作者:医院检验科范欣徐英春赵玉沛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作为目前最强的抗革兰阴性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伴随着临床使用,耐药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碳青酶烯类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并且检出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导致碳青酶烯类耐药主要是由于外膜通透性下降、药物主动外排或产生β内酰胺酶,尤其是产生碳青霉烯酶。

临床常用的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方法主要是改良Hodge试验或抑制法。年美国CLSI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文件(M–S25)引入了CarbaNP验证试验,推荐该方法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或感染控制。

CarbaNP试验是法国的Nordmann等年首先建立并提出的一种快速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采用比色法原理,适用于检测肠杆菌科及假单胞菌属的碳青霉烯酶。其原理是将待测菌用20mmol/L的Tris–HCl裂解缓冲液重悬后,与3g/L亚胺培南共同孵育2h,碳青霉烯酶会水解亚胺培南的β内酰胺环,释放H+,导致pH值降低,导致酚红指示剂颜色由红变黄。由于不同类型碳青霉烯酶水解活性不同,因此酚红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时间不同:例如,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pneumoniaecarbapenemase,KPC)菌株反应时间最短,仅需2-30min;其次是金属酶,需要15min至1h;一般来讲,产OXA–48类酶菌株的反应时间最长。在CarbaNP试验的基础上,菌株与亚胺培南孵育的同时加入AmblerA类酶或B类酶的特异性抑制剂(他唑巴坦或EDTA),据此可初步判断酶的类别。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动杆菌属,CarbaNP试验虽然能够检测产金属酶的菌株,但是并不能检测常见的OXA酶。这主要是由于AmblerD类酶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水解活性弱,所用的缓冲液缓冲作用太强,因此不易于检出活性较弱的碳青霉烯酶。因此,Nordmann团队又建立了针对不动杆菌属碳青霉烯酶筛查的CarbAcinetoNP试验。与CarbaNP试验的主要不同是使用浓度为5mol/L的NaCl溶液代替Tris–HCl裂解缓冲液重悬细菌,以降低缓冲作用。另一方面,重悬的菌量需要增加至两倍菌量,以提高测试敏感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对试验的结果影响很大,试验时最好使用非选择性培养基,例如哥伦比亚血平板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Dortet等[9]的研究显示,如若菌株分离自麦康凯平板,会有30%的菌株结果无法判定,这可能是由于细菌在麦康凯平板培养时,发酵乳糖,导致乳酸堆积,影响反应体系的pH值。对于MH平板,特别需要注意Zn2+的浓度(70mg/L),它对于检测VIM及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Delhimetallo–beta–lactamase,NDM)酶至关重要。对于商品化的MH平板,除BectonDickinson品牌外,其他的都需要单独添加Zn+才能保证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参考文献(略)

节选自《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有删节。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jcsmy/24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