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常用药物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抗菌药物:

(1)阿莫西林2~4g/d,分2-4次口服;

(2)头孢拉定1~2g/d,分2~4次口服;

(3)琥乙红霉素0.75~1.0g/d,分3-4次口服;

(4)罗红霉素0.15g/次,每日2次;

(5)头孢克罗(希刻劳)0.25g/次,每日3次;

(6)头孢呋辛(西力欣)0.25g/次,每日3次;

当慢支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有痰量增加及脓性痰时,应根据患者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生素。由于多数慢支急性加重由细菌感染诱发,故抗感染治疗在慢支加重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慢支患者多有支气管肺部感染反复发作及反复应用抗生素的病史,且部分患者合并有支气管扩张,因此这些患者感染的细菌耐药情况较一般肺部感染患者更为严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者易继发霉菌感染,宜采取预防和抗霉菌措施。

2.祛痰药

(1)溴己新(必嗽平)8-16mg/次,每日3次;

(2)盐酸氨溴索(沐舒痰),30mg/次,每日3次。

(3)稀化粘素(吉诺通)0.3g/次,每日3次。

慢支气道内可产生大量粘液分泌物,可促使继发感染,并影响气道通畅,应用祛痰药似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改善通气。沐舒痰是一种能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的口服药物。该药可增加呼吸道的分泌,促进饰部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加强纤毛摆动,改善排痰功能。特别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祛痰治疗。副作用:曾见有报道消化道症状,偶见过敏反应,主要为皮疹。剂量及用法:成人每次30毫克.每日三次。稀化粘素胶囊主要药理作用是清除气道粘液功能,通过碱化粘液.使枯调度降低,选择性地刺激粘液分泌.改善纤毛功能,发挥拟交感神经效应,刺激纤毛运动。同时具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及抗炎性枯膜水肿,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

3.平喘药

(1)解痉平喘药。

①溴化异丙阿托品(爱喘乐),40-80μg,每天3~4次;

②特布他林(喘康速)每次-μg,每24h不超过8~12喷

③沙丁胺醇(喘乐宁),每次-μg,每24h不超过8~12喷

④氨茶碱0.1g,每日3次;

⑤茶碱控释剂葆乐辉,~mg/d。

支气管舒张剂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是控制慢支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短期按需应用可缓解症状,长期规则应用可预防和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力。但不能使所有患者的FEV1得到改善。主要的支气管舒张剂有β2激动剂、抗胆碱药及甲基黄嘌呤类,根据药物的作用及患者的治疗反应选用。定期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较为便宜,但不如长效制剂方便。不同作用机制与作用时间的药物联合可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减少副作用。短效β2激动剂与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联合应用与各自单用相比可使FEV1获得较大与较持久的改善;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和(或)茶碱联合应用,肺功能与健康状况亦可获进一步改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定量雾化吸入剂,数分钟内开始起效,15~30min达到峰值,持续疗效4~5h,24h不超过8~12喷。长效定量吸入剂,作用持续12h以上。溴化异丙阿托品气雾剂,可阻断M胆碱受体。定量吸入时,开始作用时间比沙丁胺醇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慢,但持续时间长,30~90min达最大效果。维持6~8h,剂量为40~80μg(每喷20μg),每天3~4次。茶碱类药物:可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缓释型或控释型茶碱每天1次或2次口服可达稳定的血浆浓度,对慢支有一定效果。

(2)抗炎治喘药

在可能合并支气管哮喘对β受体激动剂有肯定效果时,可考虑口服或静注糖皮质激素,但要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吸入型激素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尚有争议,常用皮质激素有:

①强的松40mg/d,2~4周;

②丁地去炎松(普米克)μg~0μg/d;

③二丙酸米松(必可酮)μg~1μg/d;④⑤⑥⑦

慢支加重期住院患者宜在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基础上加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的剂量要权衡疗效及安全性,建议口服泼尼松龙30~40mg/日,连续10~14天。也可静脉给予甲泼尼龙。延长给药时间不能增加疗效,相反使副作用增加。慢支稳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并不能阻止其FEV1的降低。吸入激素的长期规律治疗只适用于具有症状且治疗后肺功能有改善者。对FEV%预计值的慢支患者及反复加重要求抗生素或口服糖皮质激素者亦可考虑使用。有关长期吸入激素治疗慢支的效果和安全性目前尚无结论。临床上可进行6周~3个月的激素吸入试验性治疗,根据治疗效果确定是否进行激素吸入治疗。对慢支患者,不推荐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二)缓解期治疗:

缓解期主要是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也可试用免疫调节剂及其他中医中药也可试用,在部分人可见效。

1.金水宝(冬虫夏草)胶囊4粒/次,每日3次;

2.百令(冬虫夏草)胶囊,2粒/次,每日3次;

3.刺五加黄芪片,4片/次,每日3次;

4.斯奇康注射液1ml/支,每次肌注2ml,开始1月隔日1次;以后每周2每周2~3次,连用3个月。

免疫调节剂对降低慢支急性加重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尚未得到确证,不推荐作常规使用。

(三)中成药

1.风寒袭肺证以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稀薄量多色白为特征。小青龙合剂等。

2.风热犯肺证以喘促气急,甚则鼻翼煽动身热汗出为特征。蛇胆川贝散等。

3.痰浊阻肺证以喘咳,痰多色白而粘,胸满窒闷为特征。苏子降气丸、牡荆油胶丸、新碧桃仙丸、二陈丸等。

4.痰热郁肺证以喘咳气涌,胸中烦热,胸部胀痛,痰多色黄粘稠为特征。清气化痰丸、等。

5.气郁伤肺证以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呼吸短促,喘憋胸闷,咽中如室为特征。消咳喘等。

6.寒饮伏肺证以咳逆喘满不得卧,吐痰白沫量多,往往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为特征。小青龙合剂等。

7.肺脾气虚证以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弱为特征。固本咳喘片、玉屏风颗粒剂、补中益气丸等。

8.肺肾阴虚证以喘促气短,动则加重为特征。金水宝、百令、蛤蚧定喘丸、河车大造丸等。

1.本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祛痰镇咳药。伴有喘息者则加用平喘药物。氟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与茶碱联用时应注意减少剂量,以防药物蓄积,产生不良反应。

2.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一般无禁忌。

3.抗生素的协同作用:在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时,一定要注意其配伍使用是否会发生协同作用、累加作用或拮抗作用。一般快速杀菌剂(如青霉素G)和慢速抑菌剂(如红霉素)合用可产生桔抗作用:慢速杀菌剂和抑茵剂合用可产生累加作用。产生协同作用和累加作用能提高杀菌效果可以配合使用;而桔抗作用则能降低药效,不应配合使用。

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可选用氨茶破(或喘定)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以缓解患者的喘息症状;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慢性迁延期和哮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舌可用茶碱类和体受体兴奋剂,患者可选择一种茶碱类药物加一种β2受体激动剂药物合用,可加强平喘生协同作用,可用普米克和喘康速气雾剂,缓解喘息症状。对哮喘发作者,可同时应用氨茶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可产生协同作用,加强平喘疗效。

5.药物的配伍禁忌:为了不影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抗生素一般不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即将两种以上药物加入一个液体瓶内滴注),更不应该将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加入一个液体中滴注,以免发生配伍禁忌或互相作用而降低效果。

来自零售药店培训网

赞赏

长按







































哪里白癜风好治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jcsmy/10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