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雷妥尤单抗来了,除了贵,药是好药

达雷妥尤单抗(daratumumab)是什么

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IgG1κ单克隆抗体。

CD38是一种细胞表面的酶(胞外酶),也是一种受体,参与跨膜信号传导和细胞粘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髓系细胞和其他非造血组织细胞表面呈低表达状态,但是高表达于恶性浆细胞(骨髓瘤细胞)。

因此,CD38成为攻击骨髓瘤细胞一个非常好的靶点。

达雷妥尤单抗可以直接与骨髓瘤细胞表面CD38结合,通过多重机制诱导骨髓瘤细胞死亡,达到疾病的快速缓解。

作用机制图

达雷妥尤单抗的适应症及疗效评价

中国获批适应症:单药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患者既往接受过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治疗且最后一次治疗时出现疾病进展。

FDA获批适应症(年获批,截止年9月适应症)

一线治疗:D+Rd、D+VMP用于不适合移植NDMM患者;D+VTD用于治疗新诊断适合移植的骨髓瘤患者

二线治疗:D+Rd或D+Vd用于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的RRMM患者

三线治疗:D+Pd:与泊马渡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至少接受过2线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的RRMM患者

单药治疗:用于至少接受过三种治疗方案(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或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双重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单药疗效:达雷妥尤单抗的单药疗效主要基于前期2项临床试验。

这2项研究的混合分析:入组例患者,基线患者中87%对蛋白酶体抑制和免疫调节剂双重难治。单药治疗后疾病稳定以上疗效83.8%,ORR30.4%,VGPR以上疗效13.5%。

联合用药疗效更为优越

DRd方案

与免疫调节剂联合组成DRd方案(达雷妥尤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对于R/RMM,部分缓解率(PR)92.9%,完全缓解率(CR)43.1%(SIRIUS试验),与Rd方案相比,加入达雷妥尤后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PFS,降低50%的疾病进展风险(POLLUX试验)。

DVd方案

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组成DVd方案(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中位随访18月,三药联合治疗组PFS48%,对照Vd组8%,同时加深缓解深度,以避免疾病复发(CASTOR临床试验)。

其它如:不适合移植患者的D-VMP方案(联合硼替佐米+马法兰+泼尼松)以及四药联合D-VTD和D-VRd方案等等均显示强大疗效。

由于作用机制不同,CD38单抗可以与现有的蛋白酶体抑制、免疫调节剂以及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多靶点攻击、以达到更优越的疗效。在众多的靶向药物联合选择中,考虑到经济的平衡获益,共识建议CD38单抗联合免疫调节剂可以更好激活效应细胞,发挥FcR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

用药方式

单药治疗参照表:

联合用药参照表:

药物安全性

总体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其安全性数据基于3个合并的开放性研究:例复发/难治骨髓瘤患者接受标准剂量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平均治疗时间3.3个月,最长治疗时间20个月。

最常见不良事件:输液相关反应

其它常见不良反应:疲劳,发热,咳嗽,恶心,背痛,上呼吸道感染,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大部分轻微(*没有4级不良反应)。

用药特别注意事项

输液相关反应(IRR)

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生物制剂,作为一种外源性蛋白与其它靶向性单抗一样,不可避免可能会出现IRR。

达雷妥尤单抗IRR的发生概率(临床试验数据,病例=),首次输注后所有级别输注反应的发生率为46%,第2次输注时的发生率为2%,后续输注时的发生率为3%,第2次或后续输注时发生3级输注反应的患者不到1%。

发生IRR的中位时间为1.4小时,由于反应引起的输注中断发生率为42%。输液中断后达雷妥尤单抗可在室温下保存15小时。

血清学管理和输血

达雷妥尤单抗可以与红细胞膜表面CD38单抗结合,从而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包括抗体筛查和交叉配型,可能导致间接Coombs试验结果呈阳性。

达雷妥尤单抗导致的间接Coombs试验阳性结果可能在达雷妥尤单抗末次输注后6个月内持续存在,单抗与RBC的结合可能影响患者血清中次要抗原的抗体检测结果,不影响患者的ABO和Rh血型测定。

在计划输血的情况下,应通知输血中心这一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干扰因素。如果需要紧急输血,可根据当地血库的惯例使用未经交叉配血的ABO/RhD相容RBC,推荐的输血流程如下:

达雷妥尤单抗在中国

年7月5日,达雷妥尤单抗批准在中国上市,商品名:兆珂。

目前中国患者已经可以在指定药店凭医生处方购买用药。

价格

和想象中的一样贵!

自费,不进医保,mg规格:单价元;mg规格:单价元。

既然自费又巨贵,肯定会有慈善援助项目,有点儿复杂:初始治疗2月买2个周期送2个周期,随后买1个周期送一个周期。

数学不好的看简表:

好吧,药是好药,除了贵!毕竟前期研发投入巨大。

按照惯例,期待下一轮降价或者进医保。

也期待国内自主研发的CD38单抗尽快通过临床试验上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dedsmjy/82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