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新冠患者因为毛霉菌病感染致死致残的新闻频繁登上中外各大媒体,据印度当地媒体22日报导,目前毛霉菌病感染已近例,已有至少5个邦宣布毛霉菌病为该邦“流行病”,上报死亡病例已超过人,且上述数据还在不断增加。
那么,这毛霉菌病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在印度流行起来?为什么又如此致命?
老毛病遇上新问题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引起的一种机会性真菌感染。毛霉菌本身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作为一种腐物寄生菌,它存在于污物、粪便、垃圾当中,也存在于发霉的面包、馒头、腐烂的水果和蔬菜表面,也可能存在于室内尘埃和室外土壤中。
作为机会性感染病的致病菌,一般情况下我们接触到毛霉菌并不会发生严重感染,但是对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毛霉菌就变得很危险,比如疾病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器官移植患者,部分肿瘤、血液病患者等。
新冠疫情之前,毛霉菌病本来就是印度的一大问题,印度的毛霉菌病发病率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80倍,达到14/10万。据印度研究者估算,毛霉菌病每年在该国患者数量约为17万上下,因毛霉菌病死亡的人数为人。
换言之,在新冠疫情之前,毛霉菌病在印度致死率约38%——比较让人深思的是,印度有别国80倍的毛霉菌病发病率,但死亡数据竟然算是非常低的,LancetInfectiousDisease于年发布的《毛霉菌病诊疗全球指南》当中给出的致死率为40%至80%,高于印度毛霉菌病纸面致死率。
毛霉菌病感染有多危险?
就像ICU患者感染艰难梭菌一样凶险,作为机会感染菌,毛霉菌病感染意味着患者本身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也是为什么毛霉菌病感染致死性强——一个因病免疫力减弱或受到明显抑制的人,有害真菌在其体内大量繁殖,原发疾病加上继发感染,对医生和病人都是重大考验。
治疗需求恐将加剧医疗挤兑
毛霉菌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手术切除患部+综合抗真菌治疗。
今年5月初InternationalJournalofSurgeryCaseReports刊出的一例来自印度孟买D.Y.PatilUniversity医学院的病例就采取了手术治疗+综合抗真菌治疗,患者是一位不幸感染新冠的38岁印度当地男性,幸运的是他在感染新冠和感染毛霉菌病后及时获得了医疗。
医生对其眼部病灶进行了切除,用抗真菌药对切口组织进行了充分灌洗。并给予口服抗真菌药治疗。
手术和抗真菌综合治疗,这两点对目前被新冠疫情压垮的印度医疗系统来说都不太容易,新华社报导,毛霉菌病的快速增长已经使得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AmB)短缺。印度已于20日宣布将进口60万剂此类药品以满足国内需求,但是“宣布”“将”进口的药物,能否及时遏止毛霉菌病的扩散,实在让人捏一把汗……
智慧无痛∣一个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