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与营养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体会与案

???点击上方「硕腾猪业」可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因猪只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等途径摄入过多的霉菌毒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症状和病理损伤的过程,称为猪的霉菌毒素中毒。猪霉菌毒素中毒既可致猪单纯性毒素中毒,也可因霉菌毒素导致免疫抑制而使猪并发或继发其它疾病。

  难以彻底控制或消除国内猪群中霉菌毒素中毒的原因包括:各类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霉菌生长和产生毒素的条件(基质、湿度、温度、时间等)不可能完全相同,代谢产物及其产量多样;国内猪群的饲料或饲料原料来源复杂;养猪方式多样。因此,有必要正视霉菌毒素中毒在养猪生产中的危害性,以下是笔者对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体会: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原因

1、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猪的饲料来源多样,除了常规的玉米-豆粕模式,还有更多的“饲料”用于猪的饲喂,以下是各种来源的猪“饲料”,它们都可能因为发生霉变而致猪群发病:玉米、玉米面、玉米下脚料、豆粕、稻糠、酒糟、泔水、剩馒头或米饭、食品厂过期的面包渣、食品厂变质的酸奶、质量低劣的鱼粉、质量低劣的油饼(包括芝麻饼、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质量底劣的生物发酵添加剂(如苹果渣下脚料)、小麦或面粉、精料、过期或变质的鱼虫或鱼饵及长时间放置的豆腐渣等。 

2、饮水中的霉菌毒素

  水塔、水箱、水罐不定期清理,底部泥沙沉积多,霉菌、藻类、放线菌等生物在适当湿度下长期繁衍。

3、饲养管理不当产生的霉菌毒素

  饲养管理环节的失误将致猪只摄入过多的霉菌毒素,包括:用干料槽方式给予干料后,不经常清理料槽底,料槽底有结块,待料槽底部受潮(接近水源、猪群随处便溺)后,便容易滋生霉菌,霉菌孢子可在猪只采食时自鼻孔吸入而感染呼吸道;猪舍内湿度过高,通风不畅,霉菌随意生长,此类情况多发生于冬季对猪群实施封圈饲养的保温措施后;发酵床养殖模式的圈舍内霉菌毒素含量过高。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原则

  不使用发生霉变的饲料或饲料原料,使用泔水或泔水加料的方式饲喂时应对饲料进行加热处理后再使用,使用发酵床养猪时应及时向床内加入发酵菌种并定期翻床或晾晒垫料;

  定期清理料槽底部饲料易粘着部位并保持槽底及附近地面干燥;

  定期清理水塔、水箱、水罐,定期使用可饮用的消毒液冲洗管道;

  使用振动筛对大宗玉米、小麦粮食等原料进行过筛处理;

  使用药物或添加剂防控猪群可能发生的霉菌毒素中毒。

  根据不同猪场饲料贮存特点,可选用以下不同作用机理的添加剂:

  1、有机酸类或有机酸盐(酯)类添加剂,如丙酸、山梨酸、富马酸、苯甲酸、丙酸钙、山梨酸钠、苯甲酸钠、富马酸二甲酯等,用于大宗原料的防霉;

  2、植物类添加剂:如苦参、地肤子、大蒜素、茵陈蒿、海藻提取物等,适用于添加到全价料中;

  3、硅铝酸盐或蒙脱石等霉菌毒素吸附剂,适用于添加到全价料中,如硕腾的霉卫宝;

  4、制霉菌素、灰黄霉素、二性霉素类抗生素,适用于添加到全价料中;

  5、寡聚糖类:如寡葡萄糖、半乳寡糖、果寡糖、寡木糖、甘露寡糖等,适用于添加到全价料或饮水中,如硕腾的欧泰霉克;

  6、以维生素C及E、硒、氨基酸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添加剂,适用于添加到全价料或饮水中;

  7、改变霉菌毒素结构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的酶类,适用于添加到全价料中;

  8、活菌制剂,适用于添加到全价料中。

防治体会

  临床兽医工作者及生猪养殖者应深刻领会“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无限量”的理念,当猪群出现繁殖障碍、发热、疫苗免疫失败等症候群时,养殖者应及时查找原因,这时所考虑的病因不应只是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疫病因素,更应考虑到霉菌毒素可能是造成以上症候群出现的根本性病因。正视霉菌毒素的危害性,时刻检查、消除猪只摄入霉菌毒素的可能细节,至少能将其危害性降到最低。猪群所摄入的饲料相对安全,养殖者才能更有把握地取得应有的经济回报。下面笔者将以1例猪霉菌毒素中毒案例的诊治过程加以佐证:

1、防病概况

  某猪场,近年来生产成绩一直良好,饲料配方中以小麦代替玉米以减少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常规免疫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等疫苗。现存栏头,基础母猪群90头,后备母猪24头。年4月15日夜间突然大风降温,因未及时防风保温,此后陆续出现类似于感冒症状的猪群。问诊畜主发现曾于近期在猪群饲料中连续5天加入了发霉的小麦原料。

2、临床症状与自行诊治效果

  主诉大风后第二天最先发病的是体重35~80公斤间的猪群(共头),96小时后蔓延到仔培猪群(共头),最初发病猪均是同圈中体重较大者。病猪最初表现为呕吐,食欲下降,减料2~3天后直肠温度升高到39.0~41.5℃,流清亮的鼻汁,拉干粪球。曾使用双倍量金丝桃素或恩诺沙星饮水、双黄连或干扰素注射等治疗方法,无明显疗效。自4月17日至20日早每天分别死亡4、6、8、4头,共计死亡22头。

3、剖检病变 

  笔者对体重约37公斤的2头病死育肥猪进行剖检发现:心肌苍白,沿肌纤维走向有成片(0.5~1×0.1~0.5×0.1~0.3cm)分布的白色坏死区×2,右心室充盈紫黑色血凝块×1;肺脏外表湿润,瘀血肿大呈紫红色,间质增宽内有黄白色胶冻样物质×2,心、尖、膈叶腹面有与四周组织界限明显的紫红色实变区,约占全肺体积的1/8×2,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淡红色泡沬样液体×2;

  腹腔内有约20mL的清亮腹水×2;

  肝脏实质有大片边缘不规则的苍白坏死区、弥漫有大量黄白色雪花样坏死灶(0.2×0.3~0.2~0.3×0.2~0.3cm)×2;

  脾脏肿大呈黑红色,实质如泥易碎,边缘钝×2;

  1/3以上体积的肾实质出现不规则黄白色蜡样坏死×2;

  胃内充盈酸臭的气体,仅存少量饲料,黏膜脱落×2;

  肠道浆膜面有少量白色纤维素性物质附着×2,回肠、盲肠浆膜和黏膜有2~4cm的不规则出血斑×2,回盲口处黏膜有2~3cm的浅表性卵圆形溃疡灶×1;

  全身淋巴结黑红色肿大,切面大理石样×2。

4、初步诊断

  霉菌毒素中毒合并喘气病,继发心肌营养不良性坏死、非典型猪瘟、水肿病。

  防治方案是:立即停止使用发霉的小麦为饲料原料,不再使用混入发霉小麦的全价饲料;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维生素C,按每吨饮水中加入5~10公斤葡萄糖、1~2公斤维生素C(含量60%),全天饮水;饲料中按3‰的全价料量加入硕腾高效脱霉剂;个别咳嗽、消瘦猪注射一针瑞可新或每天2次注射卡那霉素,连续使用3~5针。

5、回访结果

  4月25日电话回访,诊疗后全场立即实施防治方案,防治24小时后死亡35~40公斤病猪4头、48小时后死亡同群猪3头、72小时后死亡同群猪2头,此后不再出现病死猪。现病情稳定不再进一步恶化、不再有新病例发生,仔猪群、育肥猪群日耗料量在每日递增,多数猪只采食量已恢复到正常日耗料量,防治方案相当有效。

6、体会

  由猪群的发病史、主要临床症状和大体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饲料中霉菌毒素过高引起的综合征,结合防治效果,进一步证实了病因假设。在防治过程中,笔者并未对发现的疑似猪瘟、水肿病等进行防治,而着重进行霉菌毒素中毒的治疗,随之其它疫病也平静,可见霉菌毒素中毒是引发猪群出现严重病情的最主要病因,分清主次,防治方向不出现偏差,是这一案例得以成功诊治的原因。

作者/李峰-硕腾(中国)

A座15楼舜元企业发展大厦上海市江苏路号健康动物,健康你我专业硕腾猪业-传真:-22161邮箱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苯丁酸氮芥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dedsmjy/34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