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因此每年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数量都十分巨大,但我国农药发展面临一个难题,传统化学农药由于毒性危害自然环境,想要杜绝却不能做到,而新型生物农药推广过程中却遇到重重问题。
到了板栗收获的季节,泰安农民杨君太习惯性地把板栗下面的木本植物砍掉,再喷上一遍除草剂,在确保下面寸草不生之后,把板栗收了起来。“我经常到各地去调研,发现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每年谷雨前后,农田周边就会开始大量喷洒化学除草剂,很多植物新芽被扼杀。”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院长刘庆华教授讲起这一幕非常痛心。在他看来,“滥用化学除草剂不仅会导致环境‘内伤’,还会将毒性传导到蔬果上,威胁食品安全,其效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化学农药毒性大,农民兄弟趋之若鹜;生物农药纯天然,大家却很少问津。”在生物农药领域坚守了30年,手握17项发明专利的山东省科学院外事处处长杨合同也在苦苦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刘庆华的例子和杨合同的遭遇,折射出“世界上最大农药生产国”的烦恼和尴尬。
滥用“上瘾”:拒绝不了的化学农药
刘庆华教授是园林与林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他把花花草草视作“生命”,更看成大自然生物链的重要一环,而化学农药的“赶尽杀绝”让他不得不发声。
“除草剂常用的品种为有机化合物,一般而言可分灭生性和选择性两种,前者通杀一切,所有植物喷上去统统会死掉,现在应用很广的一些剧毒除草剂在交通系统,像铁路、公路、机场、仓库、森林、防火通道都在大量地使用,我们可能很少去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