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属于阴道炎的一种,是由有霉菌引起的阴道感染引发的炎症.中医按霉菌性阴道炎的不同的症状表现把霉菌性阴道炎分为阴虚内热证症和肝胆湿热证症以及脾虚湿热证症三个类型.因为症状表现的不同所以在治疗上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本病形成系由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带脉之伤所致。此外尚可因摄生不慎,洗浴用具不洁,感染湿毒,直犯阴器,侵于任带二脉,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秽液下流而发。本病的病因以湿、热等邪气为主,据其湿、热的来源不同又有虚实之分,一般内生者属虚,外侵者属实,临证当评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具体措施吧。
1、阴虚内热证症见带下量多,质稠如豆渣样,阴部干涩,痛痒难忍,五心烦热,或长期低热,口干不欲饮,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妇科检查可见外阴有表浅溃疡,甚至抓破流血。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治法为滋阴清热,除湿杀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2、肝胆湿热证症见带下量多,如豆渣样,质稠,有臭味,阴部瘙痒较甚,灼热疼痛,身热面赤,心烦易怒,口苦而干,或胸胁胀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妇科检查可见外阴部有多个表浅的溃疡,或表面有白色的膜覆盖。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治法为清利肝胆,祛湿杀虫止痒。以龙胆泻肝汤。
3、脾虚湿热证症见带下清稀如水样,量多色白,绵绵不多,无臭,外阴瘙痒、灼痛,面色脱白或萎黄,神倦,纳少,口粘腻或口苦,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濡缓或濡数。妇科检查可见小阴唇两侧粘膜及阴道壁上有乳白色片状伪膜覆盖,擦出后可见粘膜充血,水肿。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治法为健脾燥湿,清热杀虫。以完带汤合萆,渗湿汤加减。
那么霉菌性阴道炎的起因和治疗是怎样的呢?
1、霉菌性阴道炎症状
霉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
白带增多是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呈豆渣样或白色凝乳样,亦可为水样至粘稠状,常伴有外阴奇痒,坐卧不安。自觉外阴有灼热感,阴道口疼痛或尿痛,性交时疼痛加剧。体检可见阴唇内侧及阴道表面附有白色片状薄膜,擦除后可见阴道粘膜红肿,有时可见受损的糜烂面或表浅溃疡,并可有少量阴道流血。症状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
2、霉菌性阴道炎病因
绝大多数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白色念珠菌多由肛周部位或由插入物和不洁性交而进入阴道。多数调查表明,对念珠菌感染最重要的防御可能性是自然阴道菌群。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则会抑制阴道内正常菌群(主要为乳酸杆菌)的生长,破坏阴道菌群之间的平衡,而白色念珠菌得以迅速繁殖。
孕妇、糖尿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使阴道内酸度增高,加速了念珠菌繁殖。
3、霉菌性阴道炎诊断
(1)外阴奇痒,白带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
(2)阴道黏膜红肿,严重的形成浅溃疡;
(3)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可取少许阴道分泌物,放于10%KOH或生理盐水玻片上,混匀后在显微镜下找到菌丝,即可确诊。用10%KOH可溶解其他细胞成分,检出率阳性率为70%~80%。若有症状而多次镜检为阴性,可用培养法进行培养确诊。
4、洁尔阴泡腾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原理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不外内因、外因,内因为肝肾两虚,运化失职,湿热内生,蕴而生虫;外因,寒湿外侵,湿郁久蕴热,湿热阻滞,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湿虫流注下焦。中医辩证施治:本病以补益脾肾,清热除湿为主。洁尔阴泡腾片由蛇床子、苦参、独活、苍术、黄柏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痒的作用,经药效学试验证明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抗阴道滴虫、抗多种阴道细菌的作用。
5、洁尔阴泡腾片的建议使用方法
洁尔阴洗液和洁尔阴泡腾片联合使用,首先洗净手及外阴部,仰卧位,先用10%洁尔阴冲洗外阴及阴道,然后带上消毒指套将1片洁尔阴泡腾片送至阴道深部后穹窿处,早晚各1次,7天为一疗程。
6、洁尔阴泡腾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功效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论述,公司生产的洁尔阴泡腾片起到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作用。用于妇女湿热带下,症见阴部瘙痒红肿,带下量多、色黄或如豆渣状,口苦口干,尿黄便结;霉菌性、滴虫性及非特异性阴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7、洁尔阴泡腾片的临床疗效
据临床观察,洁尔阴泡腾片治疗妇科生殖系统炎症疗效明显。对妊娠期及哺乳期阴道炎亦未见毒副作用,阴道给药安全有效;对常见的致病菌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单纯疱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湿热引起的疾病,对宫颈炎、宫颈糜烂、尖锐湿疣、衣原体或(和)支原体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疗效明显;对减少白带、消除瘙痒、改善局部充血及清洁阴道均有满意效果,并且可以使阴道内较小的疣状物变小或消失,对阴道滴虫等也有一定疗效。
8、洁尔阴泡腾片主要成分及成分分析
主要成分:蛇床子、艾叶、独活、石草蒲、苍术、薄荷、黄柏、黄芩、苦参、地肤子、茵陈、土荆皮、栀子、山银花。辅料为富马酸、酒石酸、糊精、碳酸氢钠。
成分分析
蛇床子:
味辛、苦,性温。入肾、脾经。功能: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主治:疥癣湿疮、女子带下阴痒、风湿痹痛、子宫寒冷不孕、男子阳痿、阴囊湿痒等。《别录》载其“辛甘无毒;今详其气味,当必兼温燥,阳也。故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恶疮。”药理研究表明:蛇床子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蛇床子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羊毛状小芽胞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鸡胚培养的新城病毒,能延长鸡胚生命6小时。蛇床子浸膏(1:2)在体外对阴道滴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艾叶:
味苦、辛,性温。入肝、脾、肾经。功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主治: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皮肤瘙痒等症。《本草从新》载其“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药理研究表明:艾叶除了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以对肺部无严重纤维增生或肺气种存在者效果较佳。
独活:
味辛、苦,性微温。入肾、膀胱经。功能: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本草》载其“散脚气,化奔豚,疗疝瘕,消痈肿,治贼风百节攻痛。”药理研究表明:独活的有效成分蛇床子素、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伞形花内酯等均具有抗肿瘤作用,还有抗胃溃疡、抗血管生成、抑菌、抗氧化等作用。
苍术:
味辛、苦,性温。入脾、胃、肝经。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辟秽。主治:脘腹胀痛,泄泻,水肿,风湿痹痛,脚气痿躄,风寒感冒,雀目。《本草经注》载其“除恶气,弥灾疹。”药理研究表明:苍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菌、大肠杆菌、枯叶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苍术的萃取物进行系统的多梯度的体外抑菌实验发现,苍术对15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尤其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10种浅部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薄荷:
味辛,性凉。入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药品化义》载其“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药理研究表明: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
黄柏:
味苦,性寒。入肾、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主治:疮疡肿毒、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泄泻、赤白带下、黄疸淋浊、骨蒸劳热等。《本经》载黄柏主“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药理研究表明:黄柏有抗病源微生物作用,即能抗细菌又能抗真菌。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苦参:
味苦,性寒。入肝、肾、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痔漏、阴疮湿痒、赤白带下、疥癞恶疮、黄疸、皮肤瘙痒等。《本经》载苦参治疗“尿有余沥”,《别录》载苦参治疗“恶疮下部”。药理研究表明:苦参有抗菌、抗原虫功效,苦参碱有杀毛滴虫的作用,苦参醇浸膏在体外有较好的抗滴虫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