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柑橘砂皮病农业助手

作者:小桔灯作物科技

悄然间,砂皮病已经成为影响柑橘品质的最大病害,近期也有不少果农朋友告诉我们自己的果园发生砂皮病,问我们该如何防治。

去年丰产,冬季雨水奇多,果实无法正常采收,采后管理无法实施,树势衰弱,枯枝量大,菌源数量大,加上今年5-6月雨水也很多,温度适宜,很适宜砂皮病的发生,很有可能是柑橘砂皮病,又叫黑点病。此病害的侵染源是来自枯梢和发生树脂病的枝干,借风雨传播。

砂皮病有什么明显症状么?

1、在没有伤口,活力较强的嫩叶和幼果等新生组织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于寄主的表皮层内,形成许多胶质的小黑点。

2、感染枝条,症状与叶片相似,形成褐色或者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

3、果面出现褐色或者黑褐色硬质小粒点

树冠内膛的果实,果实的背阳面受叶片遮挡部位,可能受雨水直淋的机会少,孢子降落的机会也少一点。果园和树冠通风透光良好,树体枯枝数量会减少,有利果园整体病情的减低。砂皮病病原菌是弱寄生,在没有伤口,活力强的嫩叶、果实等新生组织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于居住的表皮层,形成胶质小黑点。分生孢子依靠风雨传播,茂密的果树外面更容易受到病菌侵染,内部侵染机率少,但是不容易打药。

砂皮病的侵染源就是来自枯梢和发生树脂病的枝干腐烂组织,因此如何减少枯梢是一个抓手。首先是通过栽培管理,减少晚秋梢和冬梢抽发,这些梢发育不完全,极易受冻枯死,成为滋生病菌的温床;适时采摘,采果后要及时施肥,使树体能及时恢复树势,提高抗冻能力,减少枯枝形成。

冬季,早春修剪剪除枯枝,并携出果园集中烧毁,如果堆叠在果园,修剪下来的枝梢要覆盖,避免枯枝上形成的孢子释放传播。砂皮病病菌一旦侵入,寄主细胞就分泌树脂,包围菌丝所以黑点里的菌丝基本上不会扩展。

果园枯枝不可能完全清除,而且会不断产生,况且还有树脂病枝干,阻止病菌侵染是我们的另一个抓手。阻止或减少侵染的主要途径是果面喷药,让药在果面形成一层膜,病菌落在药膜上无法萌发侵入。

药剂选择上以抑制孢子萌发能力强的,持效期长耐冲刷的药剂为好。幼果期间隔一定时间,经过大约mm降雨后一定要补喷药剂。雨前喷优于雨后喷。我们的经验是代森锰锌最好。我们脐橙主要大生45和苯醚甲环唑加多菌灵,基本90%没有砂皮病。

浙江柑橘每次用多菌灵对照,效果不好。我们试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效果不及代森锰锌。美国对进口农产品的多菌灵残留限制非常严格,我国出口的橘瓣罐头已经因多菌灵超标而受通报,严重威胁我国柑橘罐头的出口。多菌灵使用很多年,虽然不清楚黑点病菌是否已经对多菌灵产生抗性,据我们研究柑橘绿霉菌和炭疽菌种群已普遍抗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同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转变成多菌灵发挥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我建议果园,特别是采后处理,尽量不要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

化学防治很重要,同时也一定要做好清园。清园不做或马虎也是近几年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延迟采收,采果后又没及时施肥,恢复树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我们经验,6月10日前后的喷药非常关键。

总结砂皮病的防治方案:

1、清园;

2、春梢用药,春梢在萌发后的15-25天左右,叶片气孔处于张开状态,病菌极易侵入,建议在春梢2-3cm和春梢快要老熟时喷施37%苯醚甲环唑倍,或者30%苯甲·嘧菌酯倍,对宽皮柑橘,这次要主要防治疮痂病,兼治黑点病;

3、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用药,也是预防砂皮病上果的关键时期,同时需要注意幼果容易发生药害,特别是蜜柚品种,推荐使用吡唑·苯醚或者吡唑·戊唑醇倍+代锰倍;(我的意见是单代锰就够了,如果要混用,代锰+戊唑醇,或代锰+苯醚甲环唑)。9月后,如果遇到多雨年份,可再喷上述药剂1次。

这三步做的比较好,砂皮病就可以控制的很好;如果砂皮病已经上果上叶,需要使用治疗性铲除性的药剂,如氟环唑、戊唑醇、氟硅唑等,复配代锰、克菌丹等药剂一起喷雾。严重的枝条需要剪除。

点击“了解很多”,了解柑橘生理黄化治理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jkfy/10159.html


当前时间: